墨海书舟 -不在乎的勇气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9:33:29

不在乎的勇气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不在乎的勇气精美图片
》不在乎的勇气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不在乎的勇气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709810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8
  • 页数:216
  • 价格:19.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9:33:29

内容简介:

在乎他人的看法,是因为期待被认可、被赞同、被喜爱,但这样容易受伤,“他人意见其实没你想的那么重要”。日本超人气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大岛信赖从自身心理成长痛感发出:“真正讨厌的人是过于在意他人的人,而不是不在意他人的人。”大岛信赖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给出了你64个现身钝感练习,帮助你摆脱忧郁、焦虑、郁郁不乐,找到内心安定的自己。


书籍目录:

章 为何受伤的总是你

专挑关键时刻前来打扰的人们······· 002

无法开始新的工作············ 003

内心的噩梦不断扩散··········· 006

谦虚有时未必就是美德·········· 008

优先考虑他人的原因··········· 008

谦虚之后便是噩梦的开始········· 009

他人的言行未必有深意·········· 011

“谨慎之人”的构造· ··········· 014

因为不想被旁人厌恶··········· 015

无法想象自己堂堂正正的样子······· 016

意识到自己正生活在噩梦之中······· 019

“过于敏感”的人不会成功· ········ 022

即使工作出色也得不到认可········ 023

在出人头地之前爆发··········· 024

被周围人逐渐 的经验········· 026

变得钝感一点儿,道路就会变宽······ 027

第二章 练习钝感力

分清哪些该在乎,哪些是不必的······ 032

在意会对自己造成不利·········· 033

试着找找“有钱人”的感觉········ 036

攻击型人格背后的“嫉妒”· ········ 039

嫉妒就是一种“宣泄”· ·········· 040

无意间进行的嫉妒宣泄·········· 042

嫉妒“不如自己的人”· ·········· 044

父母叱责孩子也是一种嫉妒········ 047

带有“家教”感的嫉妒·········· 048

容貌美丽却不自信理由·········· 051

转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055

自己也会在不觉中嫉妒他人········ 056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 058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会互相吸引· ····· 060

职场上那些“受虐狂”受虐的成因····· 062

痛苦会促使脑内麻药分泌········· 063

脑内麻药的不良症状··········· 065

摆脱受虐体质,培养成功体质······· 066

摆脱地狱般的“受虐者”形象····· 069

为什么要“赔笑附和”· ·········· 071

无冲突地摆脱“受虐者”形象······· 073

一冲浪就治好了过敏症? ········· 077

你想多了

懂得真正无视的重要性·········· 082

焦躁不安的真相············· 083

明明未犯错,反省无济于事········ 085

COLUMN 1一冲浪就治好了过敏症? ········· 077

第三章 你想多了

懂得真正无视的重要性·········· 082

焦躁不安的真相············· 083

明明未犯错,反省无济于事········ 085

表面上倾听,实则毫不在意········ 088

装作已领受对方善意··········· 089

表现出邻家奶奶样子··········· 091

责备的模式①怪兽级的抱怨者······· 094

倾听到让吐槽者流泪··········· 095

巧妙应对获得信赖············ 097

责备的模式②净说难听话的上司······ 100

嫉妒只因你拥有上司未有的········ 101

大脑会模仿周围的人··········· 103

对嫉妒电流进行反击··········· 105

责备的模式③总发火的妻子········ 107

男子力与女子力············· 108

妻子牢骚是“女子力”供给源······· 111

责备的模式④喋喋不休的丈夫······· 113

别在意丈夫“指责”· ··········· 114

丈夫应学会示弱············· 115

COLUMN 2 为何失败会反复——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 ·· 119

第四章 华丽地忽略掉生活中棘手的人

讨厌被无礼对待············· 126

让自己的大脑变得如孩童般天真······ 127

就当对方是个孩子,不用加以理会····· 129

认真对待发作之人会疲惫不堪······· 131

“发作”和醉酒时的状态相同· ······· 131

无视也会使身体状况转好········· 133

棘手的人们①频繁邀请喝酒的上司····· 136

自认为是为加强沟通上司········· 137

满面笑容地拒 ············· 139

棘手的人们②喜欢八卦的同事······· 141

以牙还牙,击退刨根问底前辈······· 142

想提建议的同事············· 144

棘手的人们③施加高压的客户······· 147

认为未被重视的客户··········· 148

认为自己吃亏的客户··········· 150

棘手的人们④纠缠不休的骚扰言论····· 153

简单的嫉妒发作············ 154

内心缺乏自信的男人··········· 157

棘手的人们⑤执拗地要求交往的同事···· 159

为何他没主动放弃呢··········· 160

“不拒 ”的婉拒方式· ·········· 162

COLUMN 3 “总想不能对无能之人放任不管”

时的应对策略·············· 164

第五章 现在这样就很好

不要总想着用自己力量去解决问题····· 170

无视自己的失败············· 171

人人都有无视技能············ 174

他人力量超出你想象··········· 177

学会依靠周围的人············ 179

无视能带动周围人············ 181

并非要成为一个令人厌恶之人······· 184

令人讨厌的究竟是哪种人········· 185

回首曾经那个不懂无视的自己······· 187

结束语· ··········· 191


作者介绍:

大岛信赖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毕业于美国阿斯伯里大学阿斯伯里学院心理学系。现任“醒悟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董事,言语犀利又不乏深刻,令人回味,擅长给予人们切实的生活技巧指导,视角新颖,引导人们的自我心理成长,将人们的负面情绪清除,在日本有着超高的人气。已出版《情绪暴走不是你的错》《现在这样就很好》《我可以不计较,但你不能理所当然》等多本著作。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每当我看到那些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之事的人时,总是会不由得心生羡慕。我也 想能够像他们一样敢想敢做,于是特地对他们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事。

    我惊讶地发现,他们竟然全然不在乎别人的批评!有时,当我觉得别人的批评有些过火而为其感到担忧时,他们却仿佛 没有听到一样,丝毫看不出一点儿在意的样子。

    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之所以能够过得如此自由随心,是因为别人的批评对他们来说如同耳旁风一般听过就忘,根本不放在心上。

    这样的人选择只听对自己有益的建议,然后让自己不断地得以提升;至于旁人的批评,他们根本不加理会,因此变得愈加自由,敢想敢做。

     有趣的是,人之所以会对他人的评判如此在意,是因为想要避免被别人批评,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越在意,批评反而会变得越严厉。

     于是,我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一些恶意念头,那些人虽然能够无视别人的批评,但是如果他们不从别人的批评中学习的话,那么批评不是会变得越来越厉害了吗? 然而,实际上却出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他们不再被别人批评了。因此,看着那些能够无视批评的人,看着他们一边无视批判,一边按照自己的道路前进,渐渐地被周围人所认同,得到了大家的尊重,我不由得在心底暗自叹服。

     此外,能够无视的人不仅根本不在意他人的批判,也不会被周围人的感情所左右。

     他们到底是没有注意到呢,还是故意选择无视呢? 这个姑且不论,当我意识到这一切时不由得暗想,能够如此自然地忽视别人的感情,实在是太让人羡慕了。

     即使周围有正在发火的人,有正在为难的人,有陷入不安的人,他们都无视了,也正因此,他们才能够泰然自若地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

     进而,围绕在那些自由快乐地生活着的能够无视的人周围的人们,也被他们吸引着从不安、愤怒以及困境中解脱了出来。

     以前,我是这样想的:能够帮助囿于困境中之人的人才会得到大家的尊重。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往往是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扯了后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中。

     而能够无视的人因为 没有注意到处于困境中的人,而让那些被无视的人一开始也会觉得很费解,但渐渐地,他们也会受到好的影响, 终走出困境,开始尊重那些无视过自己的人。并且,每当看到这些人时,我就会想到,如果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学会无视的话,我的人生也能变得 加轻松快乐。

     再之,从正面意义上讲,会无视的人都是比较钝感的。因此,能够无视那些自己做不做都无妨的事,也就不会无谓地浪费时间。而且他们 没有流露出有意识地无视的样子,只不过是自然而然而已。

     我这个人对很多事情都表现得过分敏感,稍微有点儿事就会放在心上,以至于我对太多的事都比较在意,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比如工作毫无进展,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等。

     如果能够像可以无视的人那样钝感的话,因为目光只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便可以 有效地完成工作,结果连那些被自己无视的不愉快的事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解决了。当我留意观察那些能够无视的人时,真的觉得既羡慕又有趣。

    在过去的人生中,我到底造成了多少损失啊?!对于这样过于敏感的自己,我耿耿于怀。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像那些人一样,变得钝感一些该有多好啊。虽然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钝感一些,但仍未达成目标并抱憾至今。

     幸运的是,通过担任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在我和众多过于敏感的朋友们相遇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啊!也许所谓的无视就是这样的啊!”并且,当那些前来咨询的过于敏感的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钝感,开始能够无视时,他们会无限欣喜地说:“啊!我终于过上了和过去 不同的美好人生!” 于是,同样变得钝感的我也 感受到了迄今为止从未体验过的那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啊!原来人生可以如此轻松地度过啊!” 当然,我在本书介绍“怎么才能做到无视”的同时,也讲述了逐渐变得钝感,享受美好人生的方法。

    【样文】父母叱责孩子也是一种嫉妒 当一个人接受了别人对自己的恶意攻击,还表现得 小心翼翼、 害怕时,就会让周遭的人认为“这家伙不如我”,这会促使他们发动越来越猛烈的嫉妒攻击, 从而使其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但是,当我反思自己这 种“战战兢兢”的性格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形成时,才发现原来“自己从记事起,就 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每次听到他们说的话都感觉 害怕”。 我深入地思考了一下“嫉妒”这件事,突然意识到 “原来我的父母也曾对我发泄过嫉妒”。其实说到底,父母也是动物,也有感情,自然也会像动物一样宣泄自己的嫉妒情绪。 /? 带有“家教”感的嫉妒? / 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正无忧无虑地“哇!哇”叫着、乱跑着玩儿,我的母亲忽然过来“啪”地打了我一耳光。她说:“我小时候根本就不会像你这么吵闹地玩耍”。 如果认真地接受这种批评,就会将它解读为“吵闹的小孩是坏孩子,他们不考虑别人情绪,会被别人讨厌的,妈妈这是在帮我纠正这种坏习惯”。 可如果把这种行为看作“嫉妒的宣泄”的话,会发现父母是将“孩子”放在低于自己的地位,认为明明孩子不如自己的地位高,“凭什么他比我 自由!他可以这样愉快吵闹地玩耍”,于是,愤怒的火苗燃烧起来,内心的嫉妒忍不住发作,变身成了破坏型人格,想着“我非得扇他一耳光,让他痛哭不可”。也就是说,这其实并不是为了我的成长而进行的教育行为,“只不过 是对我产生了嫉妒”做出的反应而已。 提起母亲的这种“家教”式嫉妒行为,我还回想起了另一件事。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母亲似乎是因为带孩子太过劳累需要休息,父亲就开着他的小卡车把我带到了他的工作单位,一直待到了很晚才回家。 回来的时候太困了,我的头靠在副驾驶的车门上睡着了。到家的时候,母亲毫无征兆地突然打开了副驾驶的车门,我整个人就大头朝下“咚”的一声摔到了地上。我吓了一大跳,“哇”地哭了出来,父亲紧忙跑过来看我怎么样了,而母亲却对我呵斥道:“你干什么啊?”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时母亲没有任何表情,整张脸像能面具一样狰狞,透着烦躁和愤怒。 这也是因为她觉得“这种爱哭鬼明明比自己地位要低,但是他一哭就能得到父亲的同情”,从而认为“他居然拥有我没有的东西”,于是一时冲动、嫉妒上头,变成破坏型人格,只是站在那里一股脑地发泄自己的嫉妒,根本没想到要过去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摔伤了。 当时,我还觉得“自己明明是去陪父亲工作的,怎 么可以睡着呢?都怪自己在车里睡着了”,一直带着这种罪恶感不停地责怪自己,而这件事我也介意了很久。 对于大部分的父母来说,虽然“自己小时候没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都享受到了”这种事情是值得高兴的,可是毕竟父母也是动物,可能也会觉得“我都没有拥有过,凭什么他有!太没道理了”,从而勾起心底的 嫉妒展现出人格中破坏性的一面,叱责自己的孩子。 另外,可以说嫉妒的宣泄与“爱不爱自己的孩子” 无关,这是一种自己无法控制的行为。 棘手的是,当父母在向孩子宣泄嫉妒的时候,他们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变成了破坏型攻击人格,反而感觉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这么做的”。 明明是嫉妒自己的孩子,却坚信“自己做的这些都是正确的,一切都是为了教育孩子”,这消除了自己心里的顾虑,导致他们无意识地不断宣泄嫉妒。 人在发泄情绪的时候,脑内电流 a 过剩,还会导致前文中所提到的“失去那段记忆”的现象。与这种情况一样,人在宣泄嫉妒时,过剩的电流经过大脑皮层,也会使人产生“我做的是对的”的错觉,做出那些“全都是为了孩子好”的伤人举动。 /? 容貌美丽却不自信理由? / 有一次,我的一位长得 漂亮的女性朋友对我说:“其实我对自己的容貌 不自信。”我 惊讶地问:“为什么?你明明长得这么漂亮啊?”但她不这么想。她因为对自己的长相没有自信,听到别的女性在背后议论她“那个人化的妆是不是看起来怪怪的呀”,却没办法把那些话当成耳旁风,心里 介意,一直都在烦恼,甚至晚上都失眠了。 在和这位朋友详谈之后,她和我说起曾经被自己母亲说过“你真丑”的经历。 她的母亲几乎从未化过妆,平时的穿着打扮也都是“乡下大婶”的风格。 所以,当这位母亲发现自己的女儿“只不过是自己的孩子,别人却都夸她比我可爱,真让人火大”的时候,便不由得愤怒起来,发泄着自己的嫉妒,转换成了破坏性人格。她之所以对女儿说出“你是丑八怪”这种伤人的话,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为了女儿好”。这位母亲身处破坏型人格时,认为“这孩子长得这么好看,会引来坏男人的!为了不让她日后被欺骗,干脆告诉她 是‘丑八怪’好了”。 另外,这位母亲还觉得“为了不让这孩子变成只会显摆自己长相的蠢女人,现在就必须打消她的想法,把她培养成谦虚的日本女性”。可是,从宣泄嫉妒及变身破坏性人格的角度来看,这位母亲只是单纯地因为“孩子比自己长得好看,太让人嫉妒了”。 当然,大人们都觉得自己不可能会嫉妒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都坚信着“我不可能说了什么让孩子为难的话”。可是,嫉妒毕竟属于本能的行为,只要满足“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比自己 加 ”的条件,就必定会发生。 于是,孩子在父母无数次发泄嫉妒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嫉妒行为十分敏感”的条件反射。即使她身处远离家庭的环境中,也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战战兢兢”的弱者形象,并对对方的嫉妒攻击做出反应,对方愈演愈烈, 终让她受到 过分的攻击。 父母的嫉妒 难以辨别,所以,孩子就会过度地责怪自己,认为是“自己不好”,当来到家庭之外的环境中,也会去在意他人的言语举动。 常见的情况就是,当孩子回到家,对母亲说“在学校有人欺负我了”,母亲的 反应却是反问:“是不是你做了什么坏事了?”给孩子的伤口上撒盐,伤了孩子的心。 事实上,这是因为母亲觉得“这种程度的小事算不上校园欺凌”,而“他才受了这点儿欺负就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和怜悯,自己则从来都没有拥有过这些”,所以才会产生嫉妒,说出伤人的话。 但因为这是种发泄行为,父母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所以他们一直坚信自己“这么说都是为了孩子好”。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不在乎的勇气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不在乎的勇气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不在乎的勇气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父母也是动物,也有感情,自然也会像动物一样宣泄自己的嫉妒情绪。


因为一直认为“别人都是要伤害自己的恐怖生物”,或者“他们虽然看上去挺和善的,但都是要背叛自己的坏家伙”,所以总是提醒自己,“为了不遭遇这样的事,一定要时刻小心翼翼,必须和别人保持距离”。


以“钝感”来应对对方的攻击,不给对方宣泄嫉妒的机会,自然也就“能非常轻易地无视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考虑“它值得吗”,可以说是提升钝感的一条重要衡量标准。在使用这种衡量标准看待事物后,人们逐渐会感到自身的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其实,想要彻底摆脱这种被欺负者的形象很简单。

首先就是要“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所有那些“都是为你好啊”“这是为公司着想”之类的发言都是“嫉妒”,把它们全都无视掉,你要做的就是“不要考虑对方的感受”。


因此,如果真诚道歉对方依旧十分生气,就应当改变视角,思考他愤怒的真正点在哪里。认真倾听对方说话,最终能够发现对方生气的真正原因,同时也能明白事情的过错并不在自己。这样一来,反而能和客人站在统一阵线,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

有位专家曾说:“人们理解不了别人的情绪,甚至不了解自己的情绪。”


实际上,我身边就有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的人,当我带着羡慕的目光看着那个人时,就会想“那家伙过得可真开心啊”,但会从心底里否定对方,认为他是一个“不肯认真面对不愉快事情的既卑鄙又令人讨厌的家伙”。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在乎他人的看法,是因为期待被认可、被赞同、被喜爱,但这样容易受伤,“他人意见其实没你想的那么重要”。日本超人气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大岛信赖从自身心理成长痛感发出:“真正讨厌的人是过于在意他人的人 ,而不是不在意他人的人。”大岛信赖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给出了你64个 现身钝感练习,帮助你摆脱忧郁、焦虑、郁郁不乐,找到内心安定的自己。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无缺页(632+)
  • 字体合适(650+)
  • 品质不错(625+)
  • 速度快(635+)
  • 已买(649+)
  • txt(409+)
  • 快捷(194+)
  • 内涵好书(109+)
  • 推荐购买(314+)
  • 无颠倒(93+)
  • 不亏(679+)
  • 藏书馆(76+)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致: ( 2025-01-11 14:23:29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孔***旋: ( 2024-12-22 22:40:48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敖***菡: ( 2025-01-12 09:41:57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訾***雰: ( 2024-12-26 20:17:12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詹***萍: ( 2024-12-30 13:40:30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曾***玉: ( 2025-01-08 10:35:23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辛***玮: ( 2025-01-11 16:22:29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康***溪: ( 2025-01-02 14:50:08 )

    强烈推荐!!!

  • 网友 益***琴: ( 2025-01-03 06:00:44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