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蜀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寻蜀记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家地理》《南方周末》知名专栏撰稿人萧易最新作品——但凡考古上有新的发现,萧易总会去现场一探究竟,而《中国国家地理》和《华夏地理》上但凡有和巴蜀地区的石窟、考古相关的文章,几乎都是他写的。《中国国家地理》编辑刘乾坤曾介绍到,自2009年萧易为杂志撰写安岳石窟起, 今天的他已经是《中国国家地理》发稿量第一的作家了。此次出版的《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是萧易继《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之后的又一部作品。
▶ 历时10年19次亲自踏访,足迹遍布巴蜀的考古寻访发现之旅——10余年的考古寻访,19次与《中国国家地理》同行的发现之旅,4000余年的文明追溯,汇集成了一部在脚下遗迹与千年文明间切换的蜀地史。书中的考古发掘大多是萧易参与的,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巴蜀,那些荒野中的遗址,也是他一步步踏访、整理的。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作者将四千余年的四川历史作了有序梳理,通过生动的考古发掘,具体而微地讲述历朝历代的故事。那些原本不见于史料记载的人物,也在他笔下变得鲜活起来……
▶ 以考古的角度进入历史,集结了四川最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遗址——萧易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以时间为断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而这些文物串连起来,恰恰形成了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了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 极具人文关怀的民间立场记述,将目光投向那些被史书遗忘的片断——我们熟悉的历史,往往是通史的书写方式,但还有无数故事的发生,由于未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自然也就鲜为人知了。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得以管窥更多历史的细枝末节,串联各个时期的考古遗址,就翻开了一部史书外的历史。萧易在书中将自己“投射”到历史里去,让历史想象建立在考古实物与文献史料比对之上,并试图从微观的剖面解读蜀地历史——它的主角,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它的故事,来源于某些被史书遗忘的片段。
▶ 收录300余幅高清配图,内附“出土文物在哪里”古迹导览示意——书中收录高清配图300余幅,均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团队拍摄,同时配文物线描图若干幅,生动展现中国文物之美。该书采用了流畅舒适的设计风格,选择了墨绿色皮面材质打造封面,书中还设计了两幅“古墓内景”大拉页,书后还附上了一份“出土文物在哪里”的导览示意,将书中提及的出土文物现在所藏的博物馆信息进行了详细的罗列,大家可以一起寻古迹、看考古、赏文物、知巴蜀。
=========
内容简介:
作者萧易跟随《中国国家地理》进行考古之旅,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集结19篇文章,汇成《寻蜀记》。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从微观的角度,一一呈现并解读出汉代的石阙、唐代的石窟、宋代的古城、明代的陵墓、清代的建筑……这些文物串连起来,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书籍目录:
先 秦
宝墩遗址 改写中国文明版图的史前古城
纵目之神 三星堆的青铜时代
金沙遗址 沉睡千年的古蜀王都
载魂之舟 追寻开明王朝的背影
秦 汉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合江金棺 汉代生命与死亡的画卷
东汉丹青 中国南方最早的壁画墓
盐源笮人 影子武士
安宁河畔 叩响大石墓中的邛人
南北朝
梵音缭绕 从成都步入“南朝四百八十寺”
唐五代
蓝本之谜 巴蜀大佛多
和陵风云 孟知祥和他的后蜀
宋 代
泸州宋墓 雕刻在石头上的南宋
西蜀梦华 中国宋代金银器第一窖藏
方山为城 四川盆地的南宋城堡
明 清
报恩古寺 皇宫、寺院与家庙
龙隐西南 中国最大的明清龙桥群
江口沉银 八大王的藏宝图
盐亭字库 书写在塔上的文字信仰
附 出土文物在哪里
跋 知易行难
作者介绍:
萧易,1983年生于江苏扬州,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现担任《天府广记》杂志主编,《中国国家地理》《南方周末》等专栏撰稿人。曾出版《古蜀国旁白》《唤醒纵目神》《纵目神时代》《金沙》《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等专著。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抚养安绥。政在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兴是切,军国是资。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为人父母,罔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
弥勒在中国主要有三种形象。南北朝时期的弥勒,大多为交脚菩萨形象,其代表作便是敦煌莫高窟275窟交脚弥勒,头部方中带圆,鼻梁高隆,眼球外凸,体态健硕,具有西域少数民族特点,塑造的是弥勒尚未成佛的菩萨形象。大约从北魏开始,中国出现了着佛装、善跏趺坐的弥勒佛,此形象一直持续至晚唐五代。国人熟悉的那个咧嘴长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的弥勒佛,其实是五代以后才出现的,学术界普遍认为他的原型是五代高僧契此,契此常常拿着布袋乞食,口诵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荣县大佛双耳垂肩,右手抚膝,足踏莲台,与乐山大佛如出一辙。虽然有着这般相似,对其身份与年代的争论却始终莫衷一是。民国《荣县志》记载:“开元中,僧海通于渎水、沫水、蒙水三江之会,凿山为弥勒大像,高逾三百六十尺,建七层阁。荣特无江耳,所凿乃释迦牟尼佛,非弥勒也!”言下之意,乐山大佛开凿于三江交汇之处,是弥勒佛;荣县无江,就是释迦牟尼佛了。按照县志的说法,荣县大佛便是中国最大的释迦牟尼佛。
这位编纂县志的老先生显然有点糊涂了,判断佛像的类别,依据不是临江与否,而是佛的手印、坐姿等,荣县大佛善跏趺坐,这是巴蜀弥勒佛最常见的坐姿(敦煌、云冈石窟中许多弥勒为交脚形象,即通常说的交脚弥勒,塑造的是弥勒未成佛前的菩萨形象)。
长江中游的水稻种植技术传入成都平原,这时期的古人开始平整土地,修建灌溉设施,种植水稻,逐渐向平原腹地移动。水稻的种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人口不断增长,聚落不断增多——习作方式的改变最终带来了文化面貌的变化。
纵目大面具,硕大的体积说明它不是戴在人脸上的,联想到它两颊上下均有榫孔,推测是组装在大型柱状建筑物上,被高高供奉起来;眼形器的四角均有小孔,表明过去是组装在某些建筑物上的。种种迹象表明,三星堆古城曾有一座庞大的宗庙,容纳古蜀国珍贵的青铜器、玉器,也是巫师举行重大祭祀仪式的场所。(图2-4)
就在2016年8月,鹤山镇蒲砚村又发现5具船棺,船棺已破损不堪,但仍出土了铜钺、铜斤以及蜻蜓眼、琉璃装饰品。大约公元前10世纪,蜻蜓眼出现在地中海沿岸,这种工艺品在琉璃上壤同心圆,如同蜻蜓的复眼,因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蜻蜓眼由商贾带入中国,深受王公贵族喜爱。曾侯乙就是蜻蜓眼的狂热爱好者,他死后带人173只蜻蜓眼随葬,这些蜻蜓眼被认为是古埃及或地中海地区的舶来品。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国国家地理》《南方周末》知名专栏撰稿人萧易最新作品——但凡考古上有新的发现,萧易总会去现场一探究竟,而《中国国家地理》和《华夏地理》上但凡有和巴蜀地区的石窟、考古相关的文章,几乎都是他写的。《中国国家地理》编辑刘乾坤曾介绍到,自2009年萧易为杂志撰写安岳石窟起, 今天的他已经是《中国国家地理》发稿量第一的作家了。此次出版的《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是萧易继《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之后的又一部作品。
▶ 历时10年19次亲自踏访,足迹遍布巴蜀的考古寻访发现之旅——10余年的考古寻访,19次与《中国国家地理》同行的发现之旅,4000余年的文明追溯,汇集成了一部在脚下遗迹与千年文明间切换的蜀地史。书中的考古发掘大多是萧易参与的,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巴蜀,那些荒野中的遗址,也是他一步步踏访、整理的。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作者将四千余年的四川历史作了有序梳理,通过生动的考古发掘,具体而微地讲述历朝历代的故事。那些原本不见于史料记载的人物,也在他笔下变得鲜活起来……
▶ 以考古的角度进入历史,集结了四川最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遗址——萧易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以时间为断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而这些文物串连起来,恰恰形成了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了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 极具人文关怀的民间立场记述,将目光投向那些被史书遗忘的片断——我们熟悉的历史,往往是通史的书写方式,但还有无数故事的发生,由于未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自然也就鲜为人知了。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得以管窥更多历史的细枝末节,串联各个时期的考古遗址,就翻开了一部史书外的历史。萧易在书中将自己“投射”到历史里去,让历史想象建立在考古实物与文献史料比对之上,并试图从微观的剖面解读蜀地历史——它的主角,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它的故事,来源于某些被史书遗忘的片段。
▶ 收录300余幅高清配图,内附“出土文物在哪里”古迹导览示意——书中收录高清配图300余幅,均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团队拍摄,同时配文物线描图若干幅,生动展现中国文物之美。该书采用了流畅舒适的设计风格,选择了墨绿色皮面材质打造封面,书中还设计了两幅“古墓内景”大拉页,书后还附上了一份“出土文物在哪里”的导览示意,将书中提及的出土文物现在所藏的博物馆信息进行了详细的罗列,大家可以一起寻古迹、看考古、赏文物、知巴蜀。
=========
内容简介:
作者萧易跟随《中国国家地理》进行考古之旅,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集结19篇文章,汇成《寻蜀记》。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从微观的角度,一一呈现并解读出汉代的石阙、唐代的石窟、宋代的古城、明代的陵墓、清代的建筑……这些文物串连起来,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551+)
- 内涵好书(386+)
- 五星好评(369+)
- 无缺页(270+)
- 图文清晰(460+)
- 超值(663+)
- 可以购买(359+)
- 体验差(381+)
- 实惠(635+)
- 品质不错(170+)
- 全格式(471+)
- mobi(242+)
- 简单(608+)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 2024-12-25 22:26:20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康***溪: ( 2025-01-02 03:45:05 )
强烈推荐!!!
- 网友 戈***玉: ( 2024-12-31 08:37:45 )
特别棒
- 网友 石***致: ( 2025-01-11 08:14:32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陈***秋: ( 2024-12-24 04:34:07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曹***雯: ( 2024-12-29 19:49:15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谭***然: ( 2024-12-25 03:44:18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晏***媛: ( 2025-01-07 10:07:25 )
够人性化!
- 网友 温***欣: ( 2024-12-28 16:17:55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敖***菡: ( 2024-12-31 12:34:48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寿***芳: ( 2025-01-03 12:45:19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汪***豪: ( 2025-01-19 16:10:29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曾***文: ( 2024-12-22 14:56:05 )
五星好评哦
喜欢"寻蜀记"的人也看了
-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手册(第2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考研英语中公2022考研英语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新题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小学生英语字帖 三年级下册 人教版一起点 教材同步练习册 写字课课练 儿童硬笔书法临摹练字帖 龙文井英文字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洋基王牌行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写字小状元·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描摹)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AutoCAD 2016小型商铺室内设计案例详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第一册 先秦至盛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遗传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Pro/ENGINEER Wildfire 3.0 塑料模具设计实例精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