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书舟 -风险认知:如何精准决策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9:34:07

风险认知:如何精准决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风险认知:如何精准决策精美图片
》风险认知:如何精准决策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风险认知:如何精准决策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2170162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9.3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9:34:07

寄语:

掌握认知风险的工具,简化问题,让决策更明智、安全。


内容简介:

尽管人们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有种种错觉,但并不是毫无办法。卸去搜集过量信息的“包袱”,使用简单且有启发性的经验法则,即使面对很多的不确定,每个人依然能学会如何为自己的健康、财富、家庭、企业做出明智、自信的决策,而无须借助专家、超级计算机和水晶球。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正确认知风险

第一章  现代人很愚蠢吗?

    你明白专家在说什么吗?

    绝对风险和相对风险有天壤之别

    恐惧心理比恐怖袭击杀伤力还要大

    面对风险,人们无计可施?

    练就认知风险的智慧

第二章  确定性是一种错觉

    追求确定性是认知风险的最大的阻碍

    必不可少的两套思维工具

    应对已知风险

    应对不确定性

    不要将风险与不确定性混为一谈

    零风险错觉

    火鸡错觉

    总结

第三章  风险厌恶与防御性决策

    人都会犯错,爱因斯坦也不例外

    智慧的系统会犯有益的错误

    积极的错误文化与消极的错误文化

    退而求其次的防御性决策

    疯狂的防御性医疗行为

    如何避免防御性决策?

    流程规范与实际效果哪个更重要?

第四章  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社会模仿:别人怕什么,我们就怕什么

    生物性准备:根植于基因中的恐惧

    自控力是对抗焦虑情绪的最佳利器

第二部分:正确应对风险

第五章 简单安全的投资之道 

    金融顾问是上帝还是黑猩猩?

    简单的经验法则完胜诺奖投资方法

    少即是多:走出预测专家的困境

    9%并不总比1%多

    应不应该信任金融顾问?

    看不懂的金融产品都是不安全的

    简单安全的投资之道

第六章 领导力和直觉

    优秀的管理者会凭直觉做决策吗?

    直觉式决策与防御性决策的竞争

    卓越领导者“工具箱”里的经验法则

    简单法则与复杂方法的较量

    后见之明与先见之明

    甄选优秀的领导者

第七章 日常生活背后隐藏的概率陷阱

   “蒙提·霍尔问题”:你改变选择吗?

    最小化法则:避免最坏的结果

    自然频率法:拆穿赌场骗人的诡计

    几条行之有效的生活决策法则

第八章  家庭生活背后的决策机制

    结婚利弊:最大化法则还是经验法则?

    跟谁结婚:富兰克林簿记法

    应对不确定性:满意法则优于37%法则

    倾听内心的声音

    男性和女性,谁的直觉更准?

    分配方法平均为什么结果不平均?

    风险沟通艺术

第九章  医生患者都需要知道的风险知识

    豪华酒店自动降星,都是医生惹的祸

    风险沟通技巧:让医生正确传达信息

    使用自然频率,人人都能看懂检查结果

    准妈妈要不要做唐氏筛查?

    新基因技术引发的道德冲突

    医学院应重视风险教育

    少即是多法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我们从哪里获取正确的医疗信息?

第十章  自主决策:把生命和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过度医疗下的癌症筛查误区 

    图标框法,让检查信息一目了然 

    医生的认知误区 

    信息框:助你理性轻松决策

    绝对风险和自然频率:轻松识破宣传诡计 

    为什么信息越多决策未必越明智? 

    预防是人类远离癌症的最佳方法 

    健康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能让你远离癌症

    

第十一章  以简单法则应对复杂的风险世界

    用简单法则构建更安全的世界   283

    如何进行风险沟通才能避免引起恐慌? 293

第三部分  风险教育,尽早开始

第十二章 风险社会需要普及风险教育

    从孩子到成年人,都应该掌握认知风险的技能 306

    所有学校都应该秉持的两个教学原则 311

    让孩子们拥有识别风险的能力 314

    人人都能学会如何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 323


作者介绍:

Gerd Gigerenzer格尔德·吉仁泽,决策心理学大师,德国柏林马普所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

他因在判断和决策上众多开创性的研究和理论建树而享誉全球,曾荣获“美国科学促进会行为科学研究奖”,德国“科学书籍奖”等诸多奖项。他的课是“最权威而又最生动的”,雅俗共赏且富有启发性,听他课的人包括小学生、医生、银行家、企业家、政治家等各领域的人士。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面对风险,人们是否无计可施?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没发现自己不懂降水概率?为什么这么多人因为不知道相对风险和风险的区别而意外怀孕或堕胎?毕竟,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降水概率和对避孕药的恐慌现象就已出现,每当新的威胁出现,不管是疯牛病还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禽流感,人们对忧虑风险的恐惧就会一遍遍地发生。为什么人们不学习如何应对风险呢?

很多专家认为,原因在于人们基本上无法理解类似的事情。随着争论的继续,试图教导人们改正错误的各种努力几乎都失败了。在这种悲观看法的基础上,德意志银行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列举了我们这些“智人”所犯的非理性错误。许多图书不断重复这一信息,说智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需要地球上那些理性的人“助推”他们一下,他们才能够做对决策。

我的观点正好相反,人类并不愚蠢,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在培养人们认知风险的能力方面存在盲点。我们教孩子学习数学中的各种确定性——几何学和三角函数,却没有教他们如何认识不确定性,即如何运用统计学思维。我们教孩子生物学,却没有教他们关于恐惧和欲望的心理学。令人惊讶的是,甚至连专家都没有接受过如何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向公众解释风险的培训。当然,吓唬人能给某些人带来益处:在媒体头版发表文章,劝说人们放弃公民权利,或是销售某种产品。所有这些外因共同导致了这个问题。

好在这个问题并非无解。几百年前,谁能想到今天地球上有这么多人会读书和写字。终有一天,我们会看到所有人都想具备认知风险的能力,所有人也都能够做到。根据我和其他同事的研究,我认为:

1. 任何人都能学会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本书介绍的原则对于有求知欲的任何人而言,都是简单易懂的。

2. 专家是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询问专家并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专家自己也不了解风险,缺乏解释风险的技能,他们追求的利益与你并不一致,很多银行倒闭的原因正在于此。不懂风险的权威人士负责引导公众时,往往收效甚微。

3. 少即是多。面对复杂的问题,我们会寻找复杂的解决方法。当此法不奏效时,我们会寻找更加复杂的方法。在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复杂问题并不一定需要复杂的解决方法。从金融衍生品到税收制度,过于复杂的体系让人难以理解却容易操纵,以致越发危险。而简单的方法却能让我们更加明智,去创建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

认知风险需要人们有勇气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挑战权威,并提出具有批判性的问题,重掌自己情绪的控制权。这种改变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具启发性,让我们的焦虑更少。此书的目的就是鼓励人们练就认知风险的能力。

练就认知风险的智慧

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写作的《什么是启蒙》(What Is Enlightenment)一文是这样开头的: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少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和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自从启蒙运动以来,人类重要的成就当属拥有言论自由、选举权和不受侵犯的人权。这些权利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表明哪些门是向你敞开着的,你会有哪些机遇。如今,每位互联网用户都可以自由获取海量信息,这是史无前例的。但是,“敞开的大门”这一概念代表的是消极自由,而积极自由不仅仅指的是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它的关键在于,你能否穿过这些大门,主宰自己的生活,而无须听从他人的引导。

对准备好实现积极自由的社会而言,能正确认知风险的公民是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不管是播报天气预报、制订医疗方案,还是应对大规模灾难,想要正确地认知风险,必须了解统计学知识,同时掌握有关直觉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只有具备这两种知识,再加上一定的好奇心和勇气,我们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面对风险,人们是否无计可施?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没发现自己不懂降水概率?为什么这么多人因为不知道相对风险和风险的区别而意外怀孕或堕胎?毕竟,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降水概率和对避孕药的恐慌现象就已出现,每当新的威胁出现,不管是疯牛病还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禽流感,人们对忧虑风险的恐惧就会一遍遍地发生。为什么人们不学习如何应对风险呢?

很多专家认为,原因在于人们基本上无法理解类似的事情。随着争论的继续,试图教导人们改正错误的各种努力几乎都失败了。在这种悲观看法的基础上,德意志银行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列举了我们这些“智人”所犯的非理性错误。许多图书不断重复这一信息,说智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需要地球上那些理性的人“助推”他们一下,他们才能够做对决策。

我的观点正好相反,人类并不愚蠢,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在培养人们认知风险的能力方面存在盲点。我们教孩子学习数学中的各种确定性——几何学和三角函数,却没有教他们如何认识不确定性,即如何运用统计学思维。我们教孩子生物学,却没有教他们关于恐惧和欲望的心理学。令人惊讶的是,甚至连专家都没有接受过如何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向公众解释风险的培训。当然,吓唬人能给某些人带来益处:在媒体头版发表文章,劝说人们放弃公民权利,或是销售某种产品。所有这些外因共同导致了这个问题。

好在这个问题并非无解。几百年前,谁能想到今天地球上有这么多人会读书和写字。终有一天,我们会看到所有人都想具备认知风险的能力,所有人也都能够做到。根据我和其他同事的研究,我认为:

1. 任何人都能学会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本书介绍的原则对于有求知欲的任何人而言,都是简单易懂的。

2. 专家是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询问专家并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专家自己也不了解风险,缺乏解释风险的技能,他们追求的利益与你并不一致,很多银行倒闭的原因正在于此。不懂风险的权威人士负责引导公众时,往往收效甚微。

3. 少即是多。面对复杂的问题,我们会寻找复杂的解决方法。当此法不奏效时,我们会寻找更加复杂的方法。在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复杂问题并不一定需要复杂的解决方法。从金融衍生品到税收制度,过于复杂的体系让人难以理解却容易操纵,以致越发危险。而简单的方法却能让我们更加明智,去创建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

认知风险需要人们有勇气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挑战权威,并提出具有批判性的问题,重掌自己情绪的控制权。这种改变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具启发性,让我们的焦虑更少。此书的目的就是鼓励人们练就认知风险的能力。

练就认知风险的智慧

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写作的《什么是启蒙》(What Is Enlightenment)一文是这样开头的: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少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和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自从启蒙运动以来,人类重要的成就当属拥有言论自由、选举权和不受侵犯的人权。这些权利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表明哪些门是向你敞开着的,你会有哪些机遇。如今,每位互联网用户都可以自由获取海量信息,这是史无前例的。但是,“敞开的大门”这一概念代表的是消极自由,而积极自由不仅仅指的是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它的关键在于,你能否穿过这些大门,主宰自己的生活,而无须听从他人的引导。

对准备好实现积极自由的社会而言,能正确认知风险的公民是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不管是播报天气预报、制订医疗方案,还是应对大规模灾难,想要正确地认知风险,必须了解统计学知识,同时掌握有关直觉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只有具备这两种知识,再加上一定的好奇心和勇气,我们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 教会人人学会正确认知风险,独立决策。

2. 教授清晰、可操作性强的风险认知工具,将复杂问题简化,从而找到更加明智、安全的决策。

3. 诺贝尔奖得主、决策理论大师赫伯特·西蒙盛赞推荐。格拉德威尔写作《引爆点》的灵感来源和理论依据。

4.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热情推荐。


媒体评论

在变化不定的现实世界中,不确定性是决策必然面临的常态。因此,在决策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适当区分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更需要具备风险沟通技巧,才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精准决策。本书以简洁的风格,探讨了决策面临的种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巴曙松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体检有助于减少癌症发生率吗?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应该选择怎样的投资公司,或者索性化繁为简进行简单的资产配置?世界知名风险专家吉仁泽提供简明、实用的风险思维,上述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本书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面对不确定的世界,应该多些敬畏,预测师不是上帝。

  ——叶檀,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

所有不懂数学和自然科学的人——顾客、推销员、学生、教授、医生、患者、律师及其客户、政治家、投票者、作家和读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东西。

  ——《出版者周刊》

格拉德威尔借鉴吉仁泽的研究写出了《引爆点》《眨眼之间》等书,吉仁泽更加深入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直觉常常是正确的。

 ——《商业周刊》

  吉仁泽是德国柏林马普所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致力于研究人类应该如何运用无意识思维和经验法则做决策。他的关注点不在于冲动或其他反应,而在于找到能帮助人们做出精准决策的方法。

  ——《波士顿环球报》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txt(491+)
  • 好评多(231+)
  • epub(424+)
  • 体验满分(72+)
  • 体验差(408+)
  • 微信读书(62+)
  • 一星好评(186+)
  • 引人入胜(215+)
  • 内容完整(627+)
  • 章节完整(677+)
  • 无缺页(678+)
  • 简单(266+)
  • 中评多(654+)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玉: ( 2025-01-17 18:58:0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利***巧: ( 2025-01-06 02:27:34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车***波: ( 2024-12-24 22:44:02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后***之: ( 2024-12-27 20:18:19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晏***媛: ( 2025-01-12 06:56:25 )

    够人性化!

  • 网友 饶***丽: ( 2025-01-06 03:10:47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菱***兰: ( 2025-01-08 04:38:12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郗***兰: ( 2025-01-04 16:27:38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马***偲: ( 2025-01-20 17:42:1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