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书舟 -文明的韧性:溯源长江文明带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9:58:47

文明的韧性:溯源长江文明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文明的韧性:溯源长江文明带精美图片
》文明的韧性:溯源长江文明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文明的韧性:溯源长江文明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666846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9
  • 页数:312
  • 价格:66.6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9:58:47

寄语:

溯源长江文明 探究文明特质 坚实文化自信根基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最新考古成果的大量采访、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的广泛研读,梳理长江文明起源、发展及其生生不息的历史传承,追溯“经济带”“文化带”“生态带”三带合一的长江文明带形成和发展历程,从中探究中华文明能够5000年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密码,提出长江文明以开放、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成长基因。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新成果为切入,从水稻的起源、城市的兴起、文字的创造、音乐的发生等方面,溯源长江文明从萌芽到发生的过程;中篇以两周时期的楚文化为重点,从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探究长江文明历史上“高光时刻”的开放、融合属性;下篇则从商业文明、制度文明、诗歌文明以及移民流动和生态智慧等维度,追溯长江文明在古代中国大一统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书籍目录:

导 言 五千年文明见证 现代化国家引擎 / 1

上篇 起 源

第一章 水稻开启长江文明史 / 12

第一节 风起“农谷” / 13

第二节 大两河流域的“农业革命” / 18

第三节 农耕文明一脉万年 / 24

第二章 史前“城市群”,文明“满天星” / 30

第一节 玉器时代 / 30

第二节 五千年前“城市群” / 37

第三节 古国文明领跑者 / 42

第三章 谁创造了汉字 / 48

第一节 神秘的刻画符号 / 49

第二节 谁是最早的汉字 / 54

第三节 五千年文明不断裂的标志 / 60

第四章 比文字更早的精神创造 / 66

第一节 第一声“清笛” / 66

第二节 用音乐定义“礼” / 71

第三节 礼乐大成 / 77

第五章 历史的勾连 / 83

第一节 盘龙城与三星堆 / 83

第二节 南下和北上 / 89

第三节 华夏观念 / 95

中篇 融 合

第六章 长江文明的“第二次高峰” / 104

第一节 南方都会 / 105

第二节 凤舞九天 / 110

第三节 荆楚源流 / 115

第七章 道德起源于楚 / 121

第一节 道家的始祖是鬻子 / 122

第二节 两个源头,融合生道 / 126

第三节 历史经验的抽象 / 130

第八章 屈子之风遗千古 / 135

第一节 屈原是怎样炼成的 / 135

第二节 屈原的行吟地图 / 142

第三节 屈原精神是中国的文化基因 / 148

第九章 经济视角:南北战略资源纽带 / 153

第一节 曾侯乙的祖辈们 / 153

第二节 周封楚化 / 163

第三节 战略资源带 / 168

第十章 丝路之前有“丝路” / 173

第一节 神秘玻璃珠 / 173

第二节 “西南丝绸之路” / 179

第三节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 / 183

下篇 不 息

第十一章 重商、大航海与大开放 / 192

第一节 “茶”“瓷”“丝绸”出其左右 / 192

第二节 “网络”纵横 / 200

第三节 H型开放格局 / 204

第十二章 制度文明“水元素” / 210

第一节 玉琮、水坝映射国家制度 / 210

第二节 从“血缘礼制”到“县制”“士制” / 216

第三节 “善治”“柔治”激发创造活力 / 221

第十三章 诗意长江 / 226

第一节 惊采绝艳,浪漫奔放 / 226

第二节 境阔意丰,文法自然  / 231

第三节 先忧后乐,家国情怀  / 237

第十四章 移民创造历史 / 243

第一节 “衣冠南渡” / 243

第二节 一路向西 / 247

第三节 动机与结果 / 250

第十五章 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 255

第一节 治国先治水 / 255

第二节 中医与“疫病”的斗争 / 261

第三节 东方的生态智慧 / 266

附 录 《诗经》里的长江文明 / 274

后 记 / 307

 


作者介绍:

皮曙初,湖北浠水人,新华社高级记者,武汉大学金融学博士,历史文化爱好者。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八年,涉足三农、金融、国企改革、社会保障、长江经济带与长江大保护等多个领域,一线亲历“九八”抗洪、“5·12”汶川地震、“东方之星”沉船事故、2020武汉“抗疫”等重大事件。尤其喜好考古与历史文化,热衷于对荆楚文化和长江文明的学习研究,曾参加长江江源科考、三峡工程蓄水记、神农架“野人”考察、疏浚长江经济带等专项采访活动,行程覆盖长江上中下游,开设“重振长江文明带”“中华文明的韧性”等专栏,发表历史文化系列文章。作品有《大保险:如果灾害不可避免》 《大决战:湖北精准扶贫纪事》 (合著)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还在1992年的时候,季羡林先生到武汉参观了黄鹤楼和湖北省博物馆,又到荆州参观了当地博物馆,便发出“中国古史应当重写”的感叹。先生认为,在学者们的历史著作中,从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南方仍然是蛮荒之地,在文化上上不得台盘,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实情的。三十年过去,随着长江流域考古实践成果的丰富和发展,重写中国古史的社会共识已逐渐达成,长江流域的文明进程和文化进步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得到更加充分的认识。

以长江中游为例,这里是古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区域之一,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最早的陶器发现区域之一,也是最早步入早期文明阶段的区域。到夏商周时期,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和区域文明逐渐融入以黄河中游华夏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体系中。这一时期,长江中游是商王朝重要的控制区域(以盘龙城为代表),也是商周时期国家战略资源——铜矿的重要来源地。楚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诸文化中,特色鲜明,精神内涵丰富,可以说是目前发现的战国文化中最发达的一支,出土乐器、漆器、青铜器等相当璀璨。楚文化在思想、文化方面也相当丰富,中国历史文化当中很多元素,是在楚文化当中孕育或最先出现的。

国家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后,我们和相关单位围绕“长江流域文明进程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等重点项目和课题,积极开展工作,取得系列新成果,深化了对长江流域文明进程的认识,进一步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实证了在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的生动诠释。

皮曙初是一位学者型的新华社高级记者,他较早敏锐地察觉到历史文化研究的时代意义,近十年来一直跟踪长江流域文明进程研究,走访考古工地,采访专家学者,阅读文献资料,做了大量的积累和思考,采写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新闻报道,为普及和推广长江文明研究成果做了大量工作。此次,他将多年来的积累和思考编纂成书,并命名为《文明的韧性》,可以说是对长江文明的进一步普及。

这本书的内容,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个部分。上篇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新成果为切入,通过人工水稻的起源、史前城址的兴起、文字符号的创造、音乐文明的发生等几个专题,追溯了长江文明从萌芽到发生的过程;中篇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为重点,从文化、哲学、文学、经济等领域,分别探讨历史上长江文明“高光时刻”的开放、融合属性;下篇则从商业文明、制度文明、诗歌文明以及移民流动和生态智慧等不同维度,追寻长江文明在秦汉至明清时期的传承与发展。作者不是专业的学术研究人员,但从全书的内容和体系来看,是具有一定学术性的。作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创造性的观点。比如,他对文明内涵的理解,对汉字起源的探讨,对屈原文学和道德哲学的认识,对长江流域商业文明、制度文明发展的研究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新华社记者的思维往往更加活跃开放。在作者看来,长江是关系国家发展命脉的“经济带”,更是关系民族最深沉最持久力量的“文化带”,关系民生福祉的“生态带”,是一条关系民族复兴大业的“文明带”。这既体现出当下历史研究的时代特征,也是作者丰富历史文化知识积淀的反映。他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视角,梳理长江文明起源、发展及其生生不息的历史传承,追溯“经济带”“文化带”“生态带”三带合一的长江文明带形成和发展历程,提出长江文明的主要特征和成长基因是“开放”和“融合”。这应该是作者提出“文明的韧性”之内涵。

什么是“文明的韧性”?中华文明作为人类古老文明中唯一持续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的文明,虽遭遇种种历史的磨难,却始终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其自在的精神、文化内核,便应是中华文明的韧性所在。作者在这本书中试图揭示这种内在的精神文化基因,没有孤立地看待长江流域文明进程,而是时时将长江文明放在中华文明的大框架下进行思考,用大量的考古材料和研究资料说明,长江文明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他和周边文明乃至域外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从未间断。

“开放”与“融合”是贯穿全书的关键词。作者认为,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特征和“韧性”,作为世界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江流域才始终保持着极强的文明包容力和回旋能力,为包括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等各种文明要素在内的文明一体化提供战略纵深。这也是中华文明共有的特性。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与一些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开放性不同,它没有资源掠夺、土地扩张的意图,不是扩张性、侵略性的,而是交流性、互鉴性的。这大概就是作者笔下“文明的韧性”,也是中华文明能够五千年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密码。

 

 

                                                 方 勤

(作者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文明的韧性:溯源长江文明带》:溯源长江文明,探寻文化基因,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长江情怀。本书契合当前的“习近平的长江情怀”的热点;两位专家刘醒龙(矛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钮新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文明之旅》丛书总顾问推)的倾情推荐,书稿内权威。本书理论功底深厚,思想内容深刻,可读性强。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差评少(254+)
  • 体验差(656+)
  • 体验满分(170+)
  • pdf(177+)
  • 强烈推荐(175+)
  • 格式多(125+)
  • 推荐购买(270+)
  • txt(551+)
  • 速度快(282+)
  • 章节完整(397+)
  • 一般般(606+)
  • 排版满分(612+)
  • 图书多(301+)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烟: ( 2025-01-14 23:55:14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晏***媛: ( 2024-12-29 05:05:20 )

    够人性化!

  • 网友 后***之: ( 2025-01-02 11:02:02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潘***丽: ( 2024-12-30 12:12:11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索***宸: ( 2025-01-16 19:45:4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冷***洁: ( 2025-01-16 12:14:07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益***琴: ( 2024-12-28 06:41:37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曾***玉: ( 2025-01-02 00:44:5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訾***雰: ( 2025-01-08 15:13:07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师***怡: ( 2024-12-22 22:56:25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