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书舟 -宝瓶菩提(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9:42:52

宝瓶菩提(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宝瓶菩提(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精美图片
》宝瓶菩提(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宝瓶菩提(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639449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
  • 页数:228
  • 价格:34.3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9:42:52

寄语:

(加印超过1000次,大陆独家完整授权。台湾“四十年来*畅销*有影响力的书”。林清玄创作生涯*重要作品。星云大师、南怀瑾、余秋雨、张德芬、于丹……力荐!)


内容简介:

林清玄菩提十书之七。收录林清玄*代表性的散文《幸福的开关》《林边莲雾》《永续今好》《伤心渡口》等四十余篇。

佛教经典把人比喻成“宝瓶”,在宝瓶里有着*清明的空性,只可惜被妄想与执着的瓶塞,无法回复到清净的面貌。

林清玄用感性的风格,表达即使在炉火中燃烧,用高温锻炼、上釉上彩,一个人也要永留清白,在人间!打开生命的瓶塞,开启属于我们的宝瓶,使自己自净,体验人间的清净!

清玄先生著作致庆:文如流水,语似冬阳! ——星云大师

林先生的书不用我的推荐也一定会非常好销的。 ——南怀瑾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从身边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谈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满禅境的喜悦,吸引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又自主尊严的精神。 ——余秋雨

林老师是我非常尊重的前辈,《菩提十书》是林老师一生中*重要的作品,我郑重推荐给所有的朋友。 ——张德芬

我读了很多林老师的作品,我懂得了有一种感恩的心情叫做林清玄。 ——于丹


书籍目录:

卷一  波罗蜜

一粒沙,或一条河岸?

河的感觉

伤心渡口

幸福的开关

不知亲切

今夕,何夕?

沉默的君王

我的释迦不卖

水晶石与白莲花

曼妙的云

珠玉枇杷

林边莲雾

欢乐中国节

卷二  曼陀罗

一朵花,或一座花园?

小丑

香严童子

金色莲花

百鸟衔花献

快乐无忧是佛

老婆心切

椰子壳的万卷书

密在汝边

山色如何

何况恶人

谁是你的后人

人间游行

永续今好

水中的金影

人间英雄

精进料理

宿命之情

随俗罢了

附录  愿是芒花,或是和风


作者介绍: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家,连续十年雄踞 “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文章曾多次入选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学及大学教材,或被选作中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其代表作品菩提系列散文十书,出版以来加印超过1000次,累计销售数百万册。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河的感觉

1

秋天的河畔,菅芒花开始飞扬了,每当风来的时候,它们就唱一种洁白之歌,芒花的歌虽是静默的,在视觉里却非常喧闹,有时会见到一株完全成熟的种子,突然爆起,向八方飞去,那时就好像听见一阵高音,哗然。

与白色的歌相应和的,还有牵牛花的紫色之歌,牵牛花瓣的感觉是那样柔软,似乎吹弹得破,但没有一朵牵牛花被秋风吹破。

这牵牛花整株都是柔软,与芒花的柔软互相配合,给我们的感觉是,虽然大地已经逐渐冷肃了,山河仍是如此清朗,特别是有阳光的秋天清晨,柔情而温暖。

在河的两岸,从被刷洗得几乎仅剩砾石的河滩,虽然有各种植物,却以芒花和牵牛花争吵得厉害,它们都以无限的谦卑匍匐前进。偶尔会见到几株还开着绒黄色碎花的相思树,它们的根在沙石上暴露,有如强悍的爪子抓入土层的深处,比起牵牛花,相思树高大得像巨人一样,抗衡着沿河流下来的冷。

河,则十分沉静,秋日的河水浅浅的、清澈的在卵石中穿梭,有时流到较深的洞,仿佛平静如湖。

我喜欢秋天的时候到砾石堆中捡石头,因为夏日在河岸嬉游的人群已经完全隐去,河水的安静使四周的景物历历。

河岸的卵石,实在有一种难以言喻之美。它们长久在河里接受刷洗,比较软弱的石头已经化成泥水往下游流去,坚硬者则完全洗净外表的杂质,在河里的感觉就像宝石一样。被匠心磨去了棱角的卵石,在深层结构里的纹理,就会像珍珠一样显露出来。

我溯河而上,把捡到的卵石放在河边有如基座的巨石上接受秋日阳光的曝晒,准备回来的时候带回家。

连我自己都不能确知,为什么那样的爱捡石头,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原因还没有被探触到。有时我在捡石头突然遇到陌生者,会令我觉得羞怯,他们总是用质疑的眼光看着我这异于常人的举动。或者当我把石头捡回,在庭院前品察,并为之分类的时候,熟识的乡人也会以一种似笑非笑的眼光看我,一个人到了三十六岁还有点像孩子似的捡石头,连我自己也感到迷思。

那不纯粹是为了美感,因为有一些我喜爱的石头经不起任何美丽的分析,只是当我在河里看到它时,它好像漂浮在河面,与别的石头都不同。那感觉好像走在人群中突然看见一双仿佛熟识的眼睛,互相闪动了一下。

我不只捡乡间河畔的石头,在国外旅行时,如果遇到一条河,我总会捡几粒石头回来作纪念。例如有一年我在尼罗河捡了一袋石头回来摆在案前,有人问起,我总说:

“这是尼罗河捡来的石头。”那人把石头来回搓揉,然后说:“尼罗河的石头也没有什么嘛!”

石头捡回来,我很少另做处理,只有一次是例外,我在垦丁海岸捡到几粒硕大的珊瑚礁石,看出它原是白色的,却蒙上灰色的风尘,我就用漂白水泡了三天三夜,使它洁白得像在海底看见的一样。

我还有一些是在沙仑淡水河口捡到的石头,是纯黑的,隐在长着虎苔的大石缝中,同样是这岛上的石头,有的纯白,有的玄黑,一想到,就觉得生命颇有迷离之感。

我并不像一般的捡石者,他们只对石头里浮出的影像有兴趣,例如石上正好有一朵菊花、一只老鼠,或一条蛇,我的石头是没有影像的,它们只是记载了一条河的某些感觉,以及我和那条河相会面的刹那。但偶尔我的石头会出现一些像云、像花、像水的纹理,那只是一种巧合,让我感觉到石头在某个层次上是很柔软的,这种坚强中的柔软之感,使我坚信,在刚强的人心中,我们必然也可看见一些柔软的纹理,里面有着感性与想象,或者梦一样的东西。

在我的书桌上、架子上,甚至地板上到处都堆着石头,有时在黑夜开灯,觉得自己正在河的某一处激流里,接受生命的冲刷。

那样的感觉好像走在人群中突然看见一双仿佛熟识的眼睛,互相闪动了一下。

2

走在人群中看见熟识的眼睛,互相的闪动,常常让我有河的感觉。

在繁华的忠孝东路,如果我回来居住在台北的时候,我会沿着永吉路、基隆路,散步到忠孝东路去。我喜欢在人群里东张西望,或者坐在有玻璃大窗的咖啡店旁边,看着流动如河的人群。虽然人是那样拥挤,却反而给我一种特别的宁静之感,好像秋日的河岸。

在人群的静观,使我不至于在枯木寒灰的隐居生活中沦入空茫的状态。我知道了人心的喧闹,人间的匆忙,以及人是多么渺小有如河里的一粒卵石。

我是多么喜欢观察人间的活动,并且在波动的混乱中找寻一些美好的事物,或者说找寻一些动人的眼睛。人的眼睛是五官中会说话的,它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比嘴巴还要丰富的语言,婴儿的眼睛纯净,儿童的眼睛好奇,青年的眼睛有叛逆之色,情侣的眼睛充满了柔情,主妇的眼睛充满了分析与评判,中年人的眼睛沉稳浓重,老年人的眼睛,则有历经沧桑后的一种苍茫。

如果说我是在杂沓的城市中看人,还不如说我在寻找着人的眼睛,这也是超越了美感的赏析的态度,我不太会在意人们穿什么衣裳,或者在意现在流行什么,或者什么人是美的或丑的,回到家里,浮现在我眼前的,总是人间的许许多多眼神,这些眼神,记载了一条人的河流的某些感觉,以及我和他们相会时的刹那。

有时,见到两个人在街头偶然相遇,在还没有开口说话之前,他们的眼神就已经先惊呼出声,而在打完招呼错身而过时,我看见了眼里的轻微的叹息。

我们要了解人间,应该先看清众生的眼睛。

有一次,在统领百货公司的门口,我看到一位年老的婆婆带着一位稚嫩的孩子,坐在冰凉的磨石地板上乞讨,老婆婆俯低着头,看着眼前的一个装满零钱的脸盆,小孩则仰起头来,有一对黑白分明的眼睛,滴溜溜转着,看着从前面川流过的人群。那脸盆前有一张纸板,写着双目失明的老婆婆家里沉痛的灾变,她是如何悲苦的抚育着的孙子。

我坐在咖啡厅临窗的位置,却看到好几次,每当有人丢下整张的钞票,老婆婆会不期然地伸出手把钞票抓起,匆忙的塞进黑色的袍子里。

乞讨的行为并不令我心碎,只是让我悲悯,当她把钞票抓起来的那一刹那,才令我真正心碎了。好眼睛的人不能抬眼看世界,却要装成失明者来谋取生存,更让人觉得眼睛是多么重要。

这世界有许多好眼睛的人,却用心把自己的眼睛蒙蔽起来,周围的店招上写着

“深情推荐”、“折扣热卖”、“跳楼价”、“心动的三折”等等,无不是在蒙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心的贪婪伸出手来,想要占取这个世界的便宜,就好像卵石相碰的水花,这世界的便宜岂是如此容易就被我们侵占?

人的河流里有很多让人无奈的事相,这些事相益发令人感到生命之悲苦。

有一个问卷调查报告,青少年十大喜爱的活动,排在位的竟是

“逛街”,接下来是“看电影”、“游泳”。其实,这都是河流的事,让我看见了,整个城市这样流过来又流过去,每个人在这条河流里游泳,每个人扮演自己的电影,在过程中茫然的活动,并且等待结局。

好看的电影,结局总是悲哀的,但那悲哀不是流泪或者号啕,只是无奈,加上一些些茫然。

有一个人说,城市人擦破手,感觉上比乡下人擦破手,还要痛得多。那是因为,城市里难得有破皮流血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人人都已是一粒粒的卵石,足够的圆滑,并且知道如何来避免伤害。

可叹息的是,如果伤害是来自别人、来自世界,总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城市人的伤害往往来自无法给自己定位,伤害到后来就成为人情的无感,所以,有人在街边乞讨,甚至要伪装盲者才能唤起一丁点的同情,带给人的心动,还不如

“心动的三折”。这往往让人想到溪河的卵石,卵石由于长久的推挤,它只能互相的碰撞,但河岸的风景、水的流速、季节的变化,永远不是卵石关心的主题。因此,城市里永远没有阴晴与春秋,冬日的雨季,人还是一样渴切地在街头流动。你流过来,我流过去,我们在红灯的地方稍作停留,步过人行道,在

下一个绿灯分手。

“你是哪里来的?”

“你将要往哪里去?”

没有人问你,你也不必回答。

你只要流着就是了,总有一天,会在某个河岸搁浅。

没有人关心你的心事,因为河水是如此湍急,这是人生的悲情。

3

河水是如此湍急,这是人生的悲情。

我很喜欢坐船。如果有火车可达的地方,我就不坐飞机,如果有船可坐,我就不搭火车。那是由于船行的速度,慢一些,让我的心可以沉潜;如果是在海上,船的视界好一些,使我感到辽阔;要紧的是,船的噗噗的马达声与我的心脏合鸣,让我觉得那船是由于我心脏的跳动才开航的。所以在一开航的刹那,就自己叹息:呀!还能活着,真好!

通常我喜欢选择站在船尾的地方,在船行过处,它掀起的波浪往往形成一条白线,鱼会往波浪翻涌的地方游来,而海鸥总是逐波飞翔。

船后的波浪不会停留太久,很快就会平复了,这就是

“船过水无痕”,可是在波浪平复的当时,在我们的视觉里它好像并未立刻消失,总还会盘旋一阵,有如苍鹰盘飞的轨迹,如果看一只鹰飞翔久了,等它遁去的时刻,感觉也还在那里绕个不停,其实,空中什么也不见了,水面上什么也不见了。

我的沉思总会在波浪彻底消失时沦陷,这使我感到一种悲怀,人生的际遇事实上与船过的波浪一样,它必然是会消失的,可是它并不是没有,而是时空轮替自然的悲哀,如果老是看着船尾,生命的悲怀是不可免的。

那么让我们到船头去吧!看船如何把海水分割为二,如何以勇猛的香象截河之势,载我们通往人生的彼岸,一艘坚固的船是由很多的钢板千锤百炼铸成,由许多深通水性的人驾驶,这里面就充满了承担之美。

让我也能那样勇敢的破浪,承担,向某一个未知的彼岸航去。

这样想时,就好像见到一株完全成熟的芒花,突然爆起,向八方飞去,使我听见一阵洁白的高音,唱哗然的歌。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加印超过1000次,

大陆独家完整授权。

台湾“四十年来*畅销*有影响力的书”。

林清玄创作生涯*重要作品。

星云大师、南怀瑾、余秋雨、张德芬、于丹……力荐!


前言

自序

1

春日清晨,到山上去。

大树下的酢浆草长得格外肥美,草茎有两尺长,淡紫色的花正盛开,花梗也有两尺长。我轻轻把花和草拈起,摘了一大束,带回家洗净,横放在白瓷盘中当早餐吃。

当我把这一盘酢浆草端到窗前,看到温和的春日朝阳从窗格斜斜落下,我深呼吸一口,仿佛还闻见山间清凉流动的露气,然后我慢慢咀嚼酢浆草,品味它的小小酸楚,感觉到能闲逸无事地吃着如此特别的早餐,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幸福。

一株株酢浆草,使我听见了清晨欢愉的鸟声,看到了大地丰富的色彩,品到露水濡草的香气,感受到阳光动人的温暖。

我看着用来盛装酢浆草的白瓷盘,想起这几个瓷盘是在新竹乡下的古董铺子里买的。它的造型和颜色都很奇特,是平底的椭圆形,滚着一圈极细的蓝线;它不是纯白色的,而是带着古玉一样的质感。

白瓷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素雅之感,据卖给我的古董店老板说,那可能是民国初年读书人用的东西。

“读书人?”我听见这三个字吃一惊,因为我看不出这瓷盘与读书有什么关系。

“是呀!因为对有钱人来说,这瓷盘太粗糙了,土质不是很细,又没有花色。对俗人,这盘子又太细致了,不太有实用的价值。”古董店老板分析着说,“这盘子看起来也不像是装菜的,可能是装果子、供品或清玩的。你看,在盘子里放一些石头、植一株水仙,旁边写几个字,什么‘岁朝清供’、‘留得清白在人间’,不就是一幅很好的文人画吗?”

他转过头来对我说:

“我看你这么喜欢这几个盘子,又是一副读书人的样子,这盘子配你正好。你买了吧!人的一生难得碰上几次真正喜欢的东西,说不定你出去转一圈回来,这辈子就再也遇不到这几个盘子。”

“多少钱一个?”我小心地问。

“一个一百元好了。”老板的嘴角和眼里都带着笑说,“实在也难得有人看上这盘子。”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出乎意料的便宜。

2

我一直对陶瓷有偏爱,精致的瓷与粗糙的陶,都能使我感动。好是像我手中的白瓷盘,不是高级到要供奉在博物馆里,而是可以拿到生活里来用;但它一点也不粗俗,只是放着观赏,也觉得它超越了实用的范围。

有某些时候,我喜欢瓷器犹胜过陶器,例如喝茶的时候,我不像一般品茶者爱用陶壶陶杯,而喜欢白得透明的瓷壶瓷杯,这样,喝茶的时候可以看到茶水黄金的颜色,也可以看到经过水还原的茶叶,在壶中舒缓伸展成墨绿色。有时光是看茶水的色泽,就感到要醉茶了。

如果要装一些有颜色的东西,我也喜欢瓷器,因为瓷器会把颜色反射出来,使我感受到人间的颜色是多么可贵。

人间的颜色确是珍贵而值得感恩的,例如把红萝卜、白萝卜、小黄瓜切成方形的长条,放在白瓷盘里,然后一条条拿起来吃,使我有一种明净清爽的感觉,生菜的甜美与颜色的鲜丽使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神奇。

例如放一个绿中微红的番茄、两个粉红的莲雾、一条金色的香蕉、几粒紫色的葡萄,颜色在里面汹涌不已,像是海潮轻轻拍打着沙岸,白瓷盘是那纯洁的绵长的沙滩。

例如把一些红色的榛果、米色的杏仁、褐色的核桃放在白瓷盘上,就觉得果实坚强的美并不逊于花。

例如在乡下买到土制的红豆丸、绿豆丸,红绿相间放在白瓷盘上,配着陈年的普洱茶,发现豆丸里还有三十年前用手揉搓的土味,茶香就好像飞越时空,转了一圈才和生命的许多颜色一起进入腹中。

白瓷盘不全是用来盛装食物,有几个我摆上河溪边捡到的石头,那原本毫不起眼的石头,洗净了自有动人之美,那种美,使我觉得随手捡来的石头也可以像宝石一样,以庄严之姿来供养如来。

还有一次,在田野里看到一棵野生的大理花,是深沉的枣红色,花朵非常硕大,我剪了两枝花带回来,放在白瓷盘上,从来没看过那么美的大理花,也不敢相信白色配枣红色有那么美。我坐在窗边看那两朵大理花,一直到黄昏的日照从木格窗斜着手伸进来抚摸着那花,才使我从叹息中醒来。

白瓷盘当然不是什么珍贵的古董,只是简单的民间器物,在古董收藏者的眼中是不值一文的,由于我可以看见那清净纯美的质地,就使它在平凡中自有尊贵之姿,并使任何东西都能呈显其本色,显得缤纷与优美。

3

从白瓷盘,我觉得生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我们,应该学习更深刻的谦卑与感恩。

我们住的这个地方,不管任何季节走进树林里去,就会发现到处充满生气勃勃的生命,草木吸收雨露、承受阳光,努力的生长;花朵握紧拳头,在风中奋斗,然后舒展开放;蝉在地底长期的蛰伏,用几年漫长的爬行,才能在枝头唱出短暂悠扬的歌;大鹰在山顶盘旋,小鸟在草树飞跃,候鸟则飞越长空,到不可知的遥远之地

……

不管是什么生命,它们都有动人的颜色,即使是有毒的蛇、蜘蛛、蕈类,如果我们懂得欣赏,就会看见它们的颜色是多么活泼,使我们感觉到生命的伟大力量。

抬起头来,看到云天浩渺,呀!我们住的星球是多么渺小,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是多么渺若微尘,在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的星星照耀下,我们行过原野的足迹是何其卑微。幸而,这世界有这么丰富的颜色,如此繁茂的生命,有时我想,这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传奇,多么伟大的传奇!使我们虽渺小也可以具足,虽卑微而不失庄严。

我们之所以无畏,是因为我们可以把生命带进我们的心窗,让阳光进入我们的心,令自己光明;让和风进入我们的胸腹,洗涤我们身心的尘埃;让雨水落入杂乱的思绪,使我们澄明如云;甚至,让鸟唱我们的心

声,让花开我们的颜色。有时张开胸怀如蓝天,来包容这整个世界;有时蹲踞如一株草,来仰望并感恩这个世界。

我觉得人可以勇迈雄健,那是因为人并不独立生活在世界的生命之外,每个人是一个自足的世界,而世界是一个人的圆满,我们深刻的智慧与慈悲应该由这里生长出来。当我们认识到自己与世界无异,我们就会为自己能奉献给世界的清明而欢欣,我们就会不丝毫的伤害世界了。

有一天,家里的热水器坏了,我感觉到冷水淋浴是令人战栗的,从此,在冬天,我总是用温水来浇花,我想到在清冽寒风里的清晨,如果我是一朵花,我一定会喜欢有人用温水来灌溉我。

自性的开启,不是走离世界,而是进入宇宙之心。

在究竟的般若与菩提中,一个人能体贴一朵花,也能温柔对待整个世界!而一个人宝爱自己的身心不受染着,就是在宝爱整个世界!

4

说到颜色,艳丽繁华固然是美,朴素单纯也未尝不能有美的极致,万绿丛中一点红是耀目的,而万红丛中一点绿,则使生命有更鲜明之感。近读到清朝词人朱彝尊的一首《渔家傲》,前半部是:

淡墨轻衫染趁时,

踏春芳草步迟迟。

行过石桥风渐起,

香不已,

众中早被游人记。

这词使我看到了一个画面,在踏春赏花、争妍斗艳的人群中,一位

“淡墨轻衫”的少女,缓缓地走过石桥,吹过她的微风都使人感觉芳香不已,看到的人都深刻的记下她的影像了。

淡墨轻衫,有时胜过花团锦簇!很单纯的颜色,可以有非凡的创发力,我喜欢白居易的一首《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雪地里的红小火炉,多么动人呀!

我记得许多诗歌里的颜色,像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王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孟浩然);“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颀);“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杜甫);“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

诗词里的颜色不正是生命的写照吗?在生之历程的对应里,我们总是企图要穿越表面的色泽,渴求找到生命的本然之色。

一个学习佛道的人,正像是淡墨轻衫走在缤纷的人潮里,是用一种单纯、素朴之力来超越,随风放散自性的芳香。

我常常这样提醒自己:再单纯一些、再平静一些、再朴素一些、再可亲一些,把内在的颜色找出来,不要被世界起落纷繁的颜色所转动。

5

我愿意学习白瓷盘,收敛自己的美,来衬托一切放在盘上的颜色,并在这些颜色过后再恢复自己的洁白。就好像在生命的历程里,一切生活经验都使它趋向美好,但不耽溺这种美好。

我要学习一种介于精致与素朴的风格,虽精致而不离开生活,不要住在有玻璃框和温度调节的温室;虽素朴但使自己无瑕,使摆放的地方都焕发光辉。

我要学习用一种光耀包容的态度,来承受喜乐或苦痛的撞击。使平凡的东西,一放在白瓷盘上,都成为宝贵的珍品。

我要用我的白瓷盘,盛满生命的庄严、智慧的华美、清纯的色泽,来供养这个世界!

6

这使我想到,佛教经典时常把人比喻成一个

“宝瓶”,在我们的宝瓶里装着珍贵的宝物,可惜人都不能看见自己瓶中的宝物,反而向外去追逐罢了。

我们的宝瓶里有着清明的空性与柔软的菩提,只可惜被妄想和执着的瓶塞盖住了,既不能让自性进入法界,也不能让法界的动静流入我们的内在。

我们的宝瓶本是与佛一样珍贵,可惜长久以来都装了一些污浊的东西,使我们早已忘记了宝瓶的本来面目。不知道当我们使宝瓶回到清净的面貌,一切事物放进来都会显得贵重无比。

打开我们妄想与执着的瓶盖,这是悟!

使生活的一切都珍贵无比,这是悟后的世界!

试着把瓶里的东西放下,体验一下瓶里瓶外的空气,原来是相同的,这是空性!

当我们体会了瓶里瓶外的空性不二,容纳一切生命的历程,使贪转化为戒,把嗔转化为定,将痴转化为慧,这就是般若!是烦恼即菩提!

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我的宝瓶和众生的宝瓶没有不同,我的自我清净就是在清净法界,在使一切众生走向清净之路;如果我能开启宝瓶,则不只能自净,也可以得到法界里佛、菩萨、护法的加持洗涤,快速走向清净之路。

我们也要有这样的认识:我的宝瓶与佛菩萨的宝瓶清净无二,我所缺乏的是更深切的智慧与慈悲的开启,是对究竟空性没有体验,是不能以般若来看待因缘,是难以用菩提的心来转化生命的困顿与苦恼罢了。

因此,我不只要做白瓷盘,衬托人间事物的颜色,使其趋向美好;我更要学习做宝瓶,即使空无一物,也能在虚空中流动香气,并放出内在的音乐。多么的可歌可泣呀!我要在人群里有独处的心,在独处时有人群的爱,我要云在青天水在瓶,那样自由自在,并保有永久的清明。

7

《宝瓶菩提》是菩提系列的第七部,它时时提醒我把自己当一只宝瓶,来承装、显扬生命中可歌可泣或可哀可痛的事,并且提醒我,众生都是宝瓶,我在做的,只是和大家一起,努力地打开生命的盖子。

众生都是渴望打开生命的瓶塞,在我的菩提系列出版以来,天天信箱都是满的,使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走向清净之路的想望,但是,走向清净之路凭靠的不是想象,而是实践,实践之一是

“悟”——打开宝瓶的盖子。实践之二是“自净”——洗刷宝瓶的内部,这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关于宝瓶、关于开悟、关于自净,我们或者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自性就像困在宝瓶的空气,开悟者只不过是打开宝瓶,让被困的空气回到广大无边的空气里面。法界的空气并不比自性的空气伟大或不凡,只是,它比困在瓶里的空气更自由飘动、更无碍自在!

有人问云门:

“灵树上的果子熟了吗?”

云门说:

“灵树上的果子,究竟有哪一年是不熟的?”

南泉普愿送别黄檗希运,指着他的斗笠说:

“长老身大,笠帽却小了些!”

黄檗说:

“虽然小,大千世界都在里面!”

僧问志公:

“何处是道场?”

志公说:

“每日拈香,不知身是道场!”

我们的瓶子虽小、我们的身心虽然脆弱、我们的生命虽然有限,但不必畏怯,如果我们有单纯之心来看清自己、来对应世界,即使上釉上彩、在炉火中燃烧、用高温锻炼,我们这清清白白的本性是不会变质的,永远留着清白,在人间!

8

我是多么祈望这个世界,是一个宝瓶,没有杀戮、争端、仇恨,维持着永久的和平。

我是多么祈愿每一个人,都能平安吉祥、如意欢喜,走入清净的菩提之道。

因此,我愿意把一切的福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使人人善根增长、福慧绵长。


书籍介绍

林清玄菩提十书之七。收录林清玄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幸福的开关》《林边莲雾》《永续今好》《伤心渡口》等四十余篇。

佛教经典把人比喻成“宝瓶”,在宝瓶里有着最清明的空性,只可惜被妄想与执着的瓶塞,无法回复到清净的面貌。

林清玄用感性的风格,表达即使在炉火中燃烧,用高温锻炼、上釉上彩,一个人也要永留清白,在人间!打开生命的瓶塞,开启属于我们的宝瓶,使自己自净,体验人间的清净!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无缺页(470+)
  • 体验好(666+)
  • 无盗版(625+)
  • 强烈推荐(560+)
  • 一星好评(542+)
  • 引人入胜(112+)
  • 排版满分(634+)
  • epub(413+)
  • 藏书馆(407+)
  • 少量广告(295+)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致: ( 2024-12-27 08:08:57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宫***凡: ( 2024-12-27 07:15:22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苍***如: ( 2025-01-11 09:46:29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索***宸: ( 2025-01-08 22:14:04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菱***兰: ( 2024-12-29 01:24:23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郗***兰: ( 2025-01-13 11:32:47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仰***兰: ( 2025-01-03 05:40:44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车***波: ( 2024-12-23 17:21:42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印***文: ( 2025-01-10 01:46:48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冯***卉: ( 2024-12-22 18:01:18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石***烟: ( 2025-01-01 12:26:52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利***巧: ( 2025-01-11 14:50:35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汪***豪: ( 2025-01-06 03:18:03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国***舒: ( 2024-12-24 09:04:32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习***蓉: ( 2025-01-07 16:58:58 )

    品相完美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