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机村史诗》第六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空山(《机村史诗》第六部)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为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赢得“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 归来的、离去的人,随尘埃落幕的恩怨情仇。
内容简介:
《空山》是阿来继《尘埃落定》之后创作的重量级长篇小说六部曲《机村史诗》的第六部。本书写的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机村不再与世隔绝。拉加泽里的酒吧里,机村人迎来新鲜事物,也目睹着故人的归来与离开:曾经不可一世的大队长索波走出峡谷,重新变回“机村人”;不再有古怪想法的达瑟,惦念着自己的藏书,终将告别。恩怨情仇已经远去,村庄前行的步伐逐渐加速。年轻人纷纷投身外面广阔的世界,留守故地的人则有各自不同的选择。喧嚣声里,机村迎来*后的热烈……
《机村史诗》(六部曲)是用花瓣式架构编织的关于一座藏族村庄的当代编年史。“机”在藏语里是种子的意思。六部曲的每一部既独立成篇,又彼此衔连,共同呈现了一幅立体式的藏族乡村图景。这不是一曲旧乡村的挽歌,而是时代巨变下,一个个人的命运故事。
书籍目录:
空山 001
事物笔记:喇叭 217
人物素描:番茄江村 235
人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受奖辞 245
一部村落史,几句题外话——代后记 255
作者介绍:
阿来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和社长,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后转向小说。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草木的理想国》,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机村史诗》(六部曲)、《格萨尔王》、《瞻对》、《云中记》等。
2000年,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9年,凭《机村史诗》(六部曲)获得“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8年《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19年《云中记》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茅盾文学奖得主,从川西藏区走向世界的文学大家——阿来,
与《尘埃落定》双峰并峙的史诗巨作《机村史诗》。
为阿来赢得“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
阿来倾注更多心血的满意之作。
以花瓣式立体结构,呈现藏族山村变迁史。
以丰沛的诗意之笔,书写时代大潮中孤立无援个体的抉择与命运。
“中国乡村在那几十年经历重重困厄而不死,迎来今天的生机,确实也可称为一部伟大的史诗。”
《机村史诗》(六部曲)收尾之作《空山》。
展现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古老村落消失前的热烈;
归来的、离去的人,随尘埃落幕的恩怨情仇。
“我无意用这部小说提供一幅文化风情画。
这部小说也不是旧乡村的一曲挽歌。
我不是一个一味怀旧的人,而是深知一切终将变化。
我只是对那些为时代进步承受过多痛苦、付出过多代价的人们深怀同情。因为那些人是我们的亲人、同胞,更因为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特别收录:
事物笔记:喇叭
人物素描:番茄江村
“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受奖辞
阿来代后记《一部村落史,几句题外话》
全新装帧,绚丽撞色设计 典雅烫金工艺;内容全面修订升级。
书摘插图
空山
一
机村人又听见了一个新鲜的词:博物馆。
放在过去,他们会好奇地问:博物馆,那是个什么东西?但现在,他们不再露出天真而又愚笨的神情提出这样的问题了。这世界新事物层出不穷,没见过真身,问到答案,只能得到似是而非的印象。还不如免开尊口,等到那事物显出全形,不管懂与不懂,也就叫得出它的名字了。事物的懂与不懂,好像就在于能否叫得出名字。何况,现在出现的新鲜玩意,远不是早年间出现的马车啦,拖拉机啦,诸如此类的那么简单了。有时候新词出现还不是指一种东西,而是……而是……某种……现象。
当然,博物馆不是现象。
这个新词是驼子的儿子林军从县城带回来的。
那阵子,这个老实人揽到一单好活,两天一次开着小卡车去县城给隧道工程指挥部拉一次菜蔬粮食之类的生活用品,几百上千人的工地,每天都要消耗不少东西。
这个老实人,早上出去,一个多小时到县城,帮着指挥部后勤主任采购,又载着货上山,每个工程队卸下一点,到卡车空了,就开车回家。他也不去热闹地方,比如村子里这个酒吧。这是冬天将尽的时候,人们正闲得发慌,男人们大都聚到酒吧来,要个一瓶两瓶酒,在露天的台子上捅几杆台球。这时,每天太阳升起的路线都会比前一天更靠近北方,阳光自然也就比前一天温暖一点。山上的雪线开始升高,冰冻了一冬的地开始变得松软。人们就这样懒洋洋地喝着酒等待春天。看河上的冰开始融化,看柳树桦树僵硬的枝条变得柔软。顺带也看见林军开着他那墨绿色的小卡车来来去去。每一次,林军把车停在村中广场上,就快步回家。有时,他也往酒吧这边张望一下,露出个说不上所以然的笑容,然后,还是转身回家。这个举止在村里人看来,总是有点奇怪。有时,他回来得早,还会在黄昏里,把三岁的儿子架在肩膀上走出村子,在村外田地间的小路上转上一圈。有时,他还会突然一下猛然奔跑,嘴里发出电视里才有的飞机俯冲、机枪扫射的声音,吓得儿子在他肩上哇哇大哭。他只好把儿子从肩上放下来,坐在路坎上,露出一脸忧戚的神情。然后,手牵着儿子,一脸落寞地在四合而来的夜色中回家。好在,当他走进村子,即便人们想看个究竟,他那一脸落寞神色也融入夜色之中,让人无法窥见了。
在机村人听到这个词的这一天,林军停好车,脱离了他惯常的路线,直奔酒吧来了。闲散的酒客们都坐直了身子,看他向大家这边走来。有人叫大家不要看他:“他不是不想来,起初没来,后来就不好意思来了。”
“你看现在,他有不好意思的样子吗?”
的确,从远处看去,他平常总是显得拖沓的步伐,这时却一下下走得那么紧凑有力,没有一点犹疑不决的意思。
“那是自己给自己壮胆,不要看他。”
大家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就都把脸转向别处,但眼角都忍不住不时要扫一扫他走来的身影,看他是不是半路上信心顿失,转身回家了。但他还是迈着紧凑的步伐向这里走来了。于是,大家也都转过脸来,看他满脸红光,露出一口白牙走近了大家。
直到走到酒吧宽大的回廊下那两张台球桌边,他像是猛踩了一脚身体内部的急刹车,身体摇晃一下,很突然地站住了。拿着什么东西的手也猛然一下子藏在了身后。
还是酒吧主人若无其事地说:“来了。”
他才放松了一点,突然一下把身后拿着的东西举到大家面前,说:“博物馆!我老爹进博物馆了!”
“我知道什么是博物馆,上来吧。”
林军脸孔通红,一步一步走上了那宽大回廊前的九级台阶,等他走到廊子上的众人中间时,那气喘吁吁的样子,像是比爬了一趟村后的达尔玛山还要艰难。也有人想问他刚才说他父亲进了什么地方,却没有好意思张开口来。他父亲已经死去好些年了,一个活人怎么会知道死人去了什么地方?再说,死人能去的无非是三个地方,地狱、天堂和等待轮回转生的中阴之地,但他明明说了另外一个地方。
除了酒吧主人,还有一个人能听懂他所说的那个字眼。这个人就是短暂回乡的我。
我说:“好啊,他老人家终于进去了。”
这话一出口,林军紧张的身子松懈下来,软得都有些站立不住的样子了。他又说了一遍:“我老爹进博物馆了。”
我从他手里接过那一摞彩色的宣传纸,并把一杯酒放在他面前,他就慢慢坐下了。
这一来,所有人都把眼光落在了我的身上,还有好几个人围过来。我打开这些宣传纸,知道县城那座废弃多年的寺庙改造成了一个民俗博物馆,近又在其中开辟出了一个展室,陈列红军长征经过这一带时的一些真真假假的文物。这些宣传纸,准确地说是十几页彩色印刷的小册子,正是这个展室的说明书。末的一页,有一张表格,罗列了当年流落此地的红军伤病员的名字,其中出现了驼子和机村的名字。上面写的是驼子的大名,林登全。
驼子生林军这个尾生儿子时,都年近六十了。那时,他受着旧伤与内心痛苦的双重折磨,总是哼哼唧唧地说:“我要死了,我要死了。”但就是这个一脸死灰的人,又让他老婆生下个儿子。他老婆见了乡亲就说:“造孽呀,羞死人了!”
林军激动不已:“看,我老爹的名字印在书上了。”
大家想有所反应,却无法做出恰当的反应,因为没有谁的名字曾经被印在书上,也就无从知道名字被印在了书上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只能齐刷刷地看着他,有些别扭地做出惊喜的样子。林军走到墙边,手顺着窗框画了一个圈:“那张表挂在墙上,比这个窗户还大,写老爹的名字的字,一个一个,比火柴盒还大!”
众人也无从知道如果自己的名字用火柴盒那么大的字印在墙上是什么样的感觉,却都张开嘴发出了赞叹:“嚯,嚯嚯……”
他又抓住我的手,说:“我老爹进博物馆了!”
其实,我也无话可说,对于一个已经躺在地下多年的人,这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但我还是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是的,他老人家真的进博物馆了!”
林军却现出了颓丧的神情:“可惜他自己已经不能知道了。”
“是啊,要是他活着时就进去,你老爹脸上会有多少光彩啊!”
林军离开后,大家都来问我博物馆是个什么东西。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一个确切的说法。还是酒吧主人拉加泽里说:“博物馆是一种房子,把不该忘记的东西放在里面。”
这已经不是大家心里总是有所忌惮的年代了,所以马上有人说俏皮话:“我们也没在脑子里盖那么一座房子,但我们谁会忘记驼子呢?”
“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但以后的人呢?”我说。
“好呀,政府越来越有钱,以后不会在每个人脑子里都盖这么一个大房子吧!”
也有人很认真地发出了疑问:“以后的人要记住机村曾经有个驼子干什么呢?”
这句话让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想起驼子的种种好处,想起驼子的种种不幸,也想起驼子好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来。唉,那人是在世道刚刚好起来的时候,伤心而死了。然后,大家都低头去看林军散发的小手册。那一共十几页的彩印纸,除了封面封底,除了领导写的话,关于展室内容的,也就七八个页面。其中,红军长征经过此地的路线图啊,旧驳壳枪啊,啊,刻在石崖上的标语,烈士照片等等,又占去多半页面。后两三页,是当地藏民参加红军并且在解放后进了北京,或者打回来做过当地领导人的照片与介绍;后一页,才是让林军激动万分的那张表格,表格有十好几栏,林登全——也就是他老爹驼子的名字——只在其中占了一行:林登全,一格;原红四方面军某部战士,一格;因伤掉队,一格;曾任本县某乡某村支部书记,后一格。
而我眼前,却是活生生一个爱土地爱得要死的农民的形象。当他所有行为符合这个形象,他是令人肃然起敬的那个前辈,但只要当他的行为脱离一个老实巴交的农人的轨迹,就是可恨可笑复又可悲的人了。反正,机村没有一个人能够想象出驼子作为一个英勇的红军战士冲锋陷阵是个什么模样。他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勇敢的人。他儿子林军也不是。但从他儿子生出来那一天起,他就希望他能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个光荣的军人。所以,他才名叫林军。林军是我的同龄人。我们中学毕业回乡不久,他就因为父亲身份的关系穿上了军装。那时,他的驼子父亲是多么光耀啊!背比过去挺直了许多,那双总是浑浊的风泪眼,也发出明亮的光芒。而且,还从什么地方弄了顶军帽来神气活现地戴在头上。
他看见我们这些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家林军来信了。”
他还爱说:“我们家林军是野战军。”
“野战军?”
“就是大部队!主力!人那个多,排起队行军,领头的都爬上山头了,尾巴还在山下原地踏步!”
机村只有两三百号人,从来没有全体排起来行过军,但是看过电影,那时的电影里,总有行军打仗的图像,于是就有人说:“跟电影里一样!”
驼子却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电影布才多宽,我说的队伍,那个长!”他甚至摇晃着戴着一顶大帽子的小脑袋说:“算了,跟你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再说都是枉然!”然后,他就眯缝起永远被泪水里的盐分渍得通红的眼睛去看蜿蜒而去的山脉,好像真的看见了行军队伍走在上面,而他儿子,就昂首挺胸走在中间。后来,我考上学校离开了机村。再后来,中国军队杀出南边的国界,教训越南鬼子去了。
假期,我回到村子里,驼子拉住我,一双手颤抖不止:“林军打越南鬼子去了!”他老婆却在一边低声哭泣:“我的儿子,我的儿子……”
驼子想喝止哭泣的女人,却不能奏效,转身背上双手,尽量地挺直了腰背,说:“越南鬼子,越南鬼子……我儿子打越南鬼子去了!”
那场战争好像刚刚开始就结束了。我再次回到村子里的时候,林军已经回来了。那一年,我们这些年轻人从报纸,从电台听到了多少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更没有想到的是,到学校来做英雄事迹报告的年轻军人,竟是过去中学时代比我们高一年级的校篮球队员。我想,也许林军也在另外的地方做他的英雄报告吧?
毕业后我分配到比机村更为偏远的地方,两年后才有了探家的资格。想不到,一进村口,个碰见的人就是林军。他一头乱发,被细雨淋湿了,乱七八糟地贴在脑门上,旧军装已经很破旧了。他背着一个背篓,上面盖着青翠的桦树枝条,我鼻子里闻到了新鲜蘑菇的气息。
两个人在狭窄的村道上撞见,一时间都显得有些慌乱。只是林军的慌乱程度远远超过了我。我慌乱是没想到远征的军人会以这样一种形象出现在我眼前。那么,我在机村肯定显得光鲜的干部模样当然也能使他更加慌乱。
我听见自己发出的声音犹疑不定:“林军。”
他看我的时候,脸上没有一点表情。我又叫了他一声。后来,我想自己叫他的时候声音里不该包含那么浓重的惊讶。他一低头,挤开我,消失在细细雨线后的浓雾中。
弟弟告诉我,林军提前复员,“打仗时害怕,尿裤子了”。邻村有个跟他同时入伍同时上前线的,去年是县武装部用吉普车送回来的,已经当上连长了。我想再见见林军,直到离开村子却再也没有看见。也是这一年吧,驼子死在了丰收在望却没人收割的麦地里。村子里还有一种说法,真正把驼子气死的,其实不是丰收的麦子无人收割,而是他尾生儿子在部队丢人的表现。对此,机村也很有些年轻人感到十分愤怒,觉得这也是丢了机村人的脸。倒是老人们宽宏大量,对着枪口,林中之王豹子都要害怕呢。也有人说,幸好现在不搞“文化大革命”了,不然,这个家伙就死定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十多年过去,大家把这些事情都慢慢淡忘了。
媒体评论
“阿来是边地文明的勘探者和守护者。他的写作,旨在辨识一种少数族裔的声音以及这种声音在当代的回响。阿来持续为一个地区的灵魂和照亮这些灵魂所需要的仪式写作,就是希望那些在时代大潮面前孤立无援的个体不致失语。”
——“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授奖辞
“我认为《机村史诗》比《尘埃落定》写得好:《尘埃落定》写藏区,我们或许觉得那就是我们想象的藏区——神的、半神半人的世界;而《机村史诗》写藏区,阿来按下云头,写了人的世界。人有大有小,但终究都是人,承受着与我们内容相同、但前提和节奏不同的现代历史。画神容易画人难,《机村史诗》比《尘埃落定》难。”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阿来的《机村史诗》让人想到一句话:伟大的作品都有一个平静的外貌。”
——作家 马原
“阿来在这里没有标榜和渲染藏区的风土和民俗的特异性的奥妙,而是将这些民俗和风土放在具体而微的语境中追寻它的具体的展开,阿来没有一种超越时间的神秘的空间性的无限的展开,而是回到了具体的历史中去尝试思考民俗与风土的具体的意义,也让我们有机会从一个另类的视角再思‘现代性’。”
——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
“古朴的藏区村落被置于一个大变乱的时代,生出奇异的图像,许多场面成为寓言——政治的,社会的,以及时代的。如阿来所言,此时的‘乡村已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中华读书报》年度10佳图书评语
“这样动人心魄的情节,是阿来式的,他对现实的悲悯,对文学宗教般的情感,使《机村史诗》气象不凡。”
——《人物》杂志
书籍介绍
▷与《尘埃落定》双峰并峙的史诗巨作《机村史诗》·第六部
▷为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赢得“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
▷展现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古老村落消失前的热烈
▷归来的、离去的人,随尘埃落幕的恩怨情仇。
▷以花瓣式立体结构,呈现藏族山村变迁史。以丰沛的诗意之笔,书写时代大潮中孤立无援个体的抉择与命运
————————
【内容简介】
《空山》是阿来继《尘埃落定》之后创作的重量级长篇小说六部曲《机村史诗》的第六部。本书写的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机村不再与世隔绝。拉加泽里的酒吧里,机村人迎来新鲜事物,也目睹着故人的归来与离开:曾经不可一世的大队长索波走出峡谷,重新变回“机村人”;不再有古怪想法的达瑟,惦念着自己的藏书,终将告别。恩怨情仇已经远去,村庄前行的步伐逐渐加速。年轻人纷纷投身外面广阔的世界,留守故地的人则有各自不同的选择。喧嚣声里,机村迎来*后的热烈……
《机村史诗》(六部曲)是用花瓣式架构编织的关于一座藏族村庄的当代编年史。“机”在藏语里是种子的意思。六部曲的每一部既独立成篇,又彼此衔连,共同呈现了一幅立体式的藏族乡村图景。这不是一曲旧乡村的挽歌,而是时代巨变下,一个个人的命运故事。
————————
【名人推荐】
“阿来是边地文明的勘探者和守护者。他的写作,旨在辨识一种少数族裔的声音以及这种声音在当代的回响。阿来持续为一个地区的灵魂和照亮这些灵魂所需要的仪式写作,就是希望那些在时代大潮面前孤立无援的个体不致失语。”
——“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授奖辞
“我认为《机村史诗》比《尘埃落定》写得好:《尘埃落定》写藏区,我们或许觉得那就是我们想象的藏区——神的、半神半人的世界;而《机村史诗》写藏区,阿来按下云头,写了人的世界。人有大有小,但终究都是人,承受着与我们内容相同、但前提和节奏不同的现代历史。画神容易画人难,《机村史诗》比《尘埃落定》难。”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阿来的《机村史诗》让人想到一句话:伟大的作品都有一个平静的外貌。”
——作家 马原
“阿来在这里没有标榜和渲染藏区的风土和民俗的特异性的奥妙,而是将这些民俗和风土放在具体而微的语境中追寻它的具体的展开,阿来没有一种超越时间的神秘的空间性的无限的展开,而是回到了具体的历史中去尝试思考民俗与风土的具体的意义,也让我们有机会从一个另类的视角再思‘现代性’。”
——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
“古朴的藏区村落被置于一个大变乱的时代,生出奇异的图像,许多场面成为寓言——政治的,社会的,以及时代的。如阿来所言,此时的‘乡村已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中华读书报》年度10佳图书评语
“《空山》的书名是到了最后阿来给的,它有些禅意,但不是‘空山新雨后’那种细腻绵长。也不是‘空山不见人’的那种虚飘悠远。……这样动人心魄的情节,是阿来式的,他对现实的悲悯,对文学宗教般的情感,使《空山》气象不凡。”
——《人物》杂志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体验差(181+)
- 二星好评(251+)
- 值得下载(664+)
- 超值(548+)
- 已买(338+)
- 图文清晰(67+)
- 体验好(451+)
下载评价
- 网友 晏***媛: ( 2025-01-10 03:11:37 )
够人性化!
- 网友 訾***晴: ( 2024-12-24 19:06:42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常***翠: ( 2024-12-24 14:59:07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曹***雯: ( 2025-01-14 08:12:49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詹***萍: ( 2024-12-30 00:16:04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陈***秋: ( 2025-01-07 03:40:28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宫***凡: ( 2025-01-01 04:55:28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冉***兮: ( 2025-01-06 04:34:00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林***艳: ( 2024-12-20 20:21:40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国***舒: ( 2025-01-16 00:14:36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后***之: ( 2025-01-20 14:28:31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菱***兰: ( 2025-01-12 18:21:29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戈***玉: ( 2024-12-28 20:00:11 )
特别棒
- 网友 石***致: ( 2025-01-13 07:57:55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2020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职业资格考试考点突破+历年真题+押题试卷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服装营销数据分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经典真题解析及预测 (2021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海南自助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超级芯片和单片数码彩电电路分析与检修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虚无 (英)哈尼夫·库雷西(Hanif Kureishi) 著 吴忆枝 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新高考英语写作100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飞向石头小镇 张琳 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奇奇怪怪动物界(精)/科学真好玩儿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零基础Python学习笔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