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书舟 -中国地形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9:47:27

中国地形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中国地形精美图片
》中国地形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地形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312095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8-07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8.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9:47:27

内容简介:

中国的地形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自西部青藏高原发源,向东流经九、十个省、市、自治区后,分别注入渤海和东海。中国主要河流的流向大体上反映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中国的地形不仅西高东低,而且各种地形类型大致围绕被称做“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像阶梯一样作半圆状向着太平洋逐级降低。由两条山岭组成的地形界线,明显地把大陆地形分成为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的高原之一,也是中国地形上一级的阶梯。它雄踞西南,在高原上横卧着一列列雪峰连绵的巨大山脉,自北而南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唐古拉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在高原的山岭间则镶嵌有许多牧草丰美、湖光潋滟的大小盆地。这里还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资源,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

越过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祁连山和东缘的岷山—邛崃山—横断山一线,地势就迅速下降到海拔 1000~2 000米左右,局部地区可在500米以下,这便是第二级阶梯。它的东缘大致以大兴安岭至太行山,经巫山向南至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为界。这里分布着一系列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和盆地,自北而南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

翻过大兴安岭至雪峰山一线,向东直到海岸,这里是一片海拔 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它们可作为第三级阶梯。在这一阶梯里,自北而南分布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以南还有一片广阔的低山丘陵,一般统称为东南丘陵。前者海拔都在200米以下,后者海拔大多在200~500米之间,只有少数山岭可以达到或超过千米。

从海岸线向东,则是一望无际的碧波万顷、岛屿星罗棋布、水深大都不足 200米的浅海大陆架区。也有人把它当作中国地形的第四级阶梯。

从陆地地形来说,两条界线,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大致可以勾绘出中国地形的总轮廓。而这种阶梯状的地形形势,从中国东经 89°线的地形剖面和北纬30°线的地形剖面中都可以得到反映。

中国这种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形特点,不仅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对中国的气候产生深刻而良好的影响,使中国东部平原、丘陵地区能得到充分的降水,尤其是多的降水期和高温期相一致,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水、热条件;而且也使大陆上的主要河流都向东奔流入海,既易于沟通中国的海陆交通,也便于中国东西地区之间经济贸易的交流;同时,这种阶梯状的地形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河流,使之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从而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异常巨大的水力资源。

2.形态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的地形类型,无论是从成因来看,还是从形态来看,都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盆地和平原。在温暖湿润的东部和南部,有各种各样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和堆积地貌;在干旱的西北,有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漠景观;在西部高山上,有别具风格的冰川作用的地貌;在西南部石灰岩分布地区,则有景色迷人的喀斯特地貌……。

青藏、云贵、内蒙古和黄土高原,是中国著名的四大高原。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和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盆地。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大河流,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造成了许多广大而肥沃的平原。在平原上点缀有葱郁秀丽的低山丘陵,而在西部更有无数高大崎岖的山地。多种多样的地形为中国农、林、牧、副、渔的多种经营和综合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据统计,中国的山地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如果把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那末中国山区的面积要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山区虽然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交通运输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却埋藏着丰富的矿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它们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3.山脉纵横,具有定向排列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不仅山区面积广大,而且大小山脉纵横全国,它们的分布规则有序,按一定方向排列,大致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为多,西北—东南走向和南北走向的较少。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南的一列就是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山势较低,这种走向的山脉主要也有三列: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即前面提到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浙闽一带的东南丘陵山地;东的一列则是崛起于海上的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于西部,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纵贯中国中部,主要包括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

上述这些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它们把中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分布在这些网格中的高原、盆地、平原以及内海、边海的轮廓,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山脉的制约。

横亘全国的东西向山脉,又是一些大河的分水岭。秦岭山脉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南岭山脉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河流的流向明显地受着山脉的制约,如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它们的流向都受到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等山脉的控制。长江、黄河总的流向是自西向东,但许多河段也受山脉走向的制约,时宽时窄,时而向东南流,时而向东北流,后东流入海。

除上述三大基本特征外,从构造上来看,中国的地形特征还可以概括为 4个方面,即:三道纬向山带,三条濒太平洋山岭,两个走向的大型洼地,一大弧形山脉。

所谓三道纬向山带,即上述的三条东西走向的,由许多山脉组合而成的带状山系。而它们之间的间隔几乎都在 8~10个纬度左右。如天山—阴山的主体,大致位于北纬40°30′~42°30′之间;昆仑山—秦岭的主体,大致位于北纬32°30′~34°30′之间;而南岭的主体,大致位于北纬24°00′~25°30′之间。这三道纬向山带实际上构成了中国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它们对于中国的气候、水文以及农业生产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

三条濒太平洋山岭,就是指中国东部地区三条似雁行排列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它们几乎是三条互相平行的带状山岭,即东面的台湾山脉,中间的长白山—浙闽丘陵,西的大兴安岭—雪峰山。由于它们的位置恰好与中国盛行的东南季风呈直角相交,这就加强了中国东部湿润和西部干旱的气候特征。这种明显的作用尤以大兴安岭为典型,大兴安岭以东河流的侵蚀作用占优势,大兴安岭以西干燥剥蚀作用则占重要地位。

所谓两个走向的大型洼地,即中国东部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所组成的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沉降带,以及中部由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洼地、陕甘宁盆地和四川盆地组成的另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沉降带。这两个沉降带的两侧则是相应的隆起带。

在中国西北部则为另一组近似东西走向的三大盆地: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大致与东西走向的山系近似平行,它们也分别反映着沉降带和隆起带相间的特征。这种沉降带与隆起带相间伴生的现象,进一步说明了不同地形间的内在联系,表明下降与上升、沉陷与隆起是一组自然界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矛盾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和发现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因为在中国东部新华夏向的沉降带和隆起带中有许多因东西向构造体系的干扰和叠加而隔开的盆地,这些盆地都是理想的成油盆地。早在 50年代初期,李四光根据地质力学理论就指出了这些沉降带肯定有石油,并且提出了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陕甘宁盆地等可以作为寻找石油的远景地区。李四光的这一科学论断,已为实践所证实。

所谓一大弧形山脉,主要指西南部由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大雪山和横断山所组成的山带,它们巍峨地耸立在青藏高原之上,形成世界上为雄伟高峻的山脉带。这一高大山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印度次大陆的大陆地壳部分已经嵌入亚洲大陆,并且沿着大陆基底滑动。其结果使得青藏高原逐步抬高,并显然地具有两个大陆的厚度。

这个概念已经得到了地震证据的支持。

华夏构造和新华夏构造,是地质力学扭动构造体系中的构造名称。华夏构造系为一组接近北东 45°的挤压带。新华夏构造系为一组呈北北东方向的挤压带,在中国东部广泛分布,自东向西组成三个隆起带和三个沉降带,实为一组规模巨大的多字型构造体系。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中国地形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中国地形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中国地形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中评(177+)
  • 体验好(451+)
  • azw3(550+)
  • 微信读书(203+)
  • 格式多(477+)
  • 内容完整(247+)
  • 全格式(582+)
  • 服务好(282+)

下载评价

  • 网友 权***颜: ( 2024-12-25 13:25:18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宫***凡: ( 2025-01-15 12:56:42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薛***玉: ( 2024-12-26 12:46:03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饶***丽: ( 2024-12-29 12:26:46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冷***洁: ( 2025-01-16 15:12:24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马***偲: ( 2024-12-24 21:19:04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寿***芳: ( 2024-12-29 22:16:12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堵***洁: ( 2024-12-30 06:09:31 )

    好用,支持

  • 网友 林***艳: ( 2024-12-22 10:36:25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仰***兰: ( 2025-01-03 16:24:52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融***华: ( 2024-12-30 01:49:42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扈***洁: ( 2025-01-18 17:05:13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屠***好: ( 2025-01-13 17:04:57 )

    还行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