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书舟 -滇康道上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9:55:10

滇康道上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滇康道上精美图片
》滇康道上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滇康道上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531223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2
  • 页数:181
  • 价格:26.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9:55:10

内容简介:

  全书约15万字。抗日战争以来,西南、西北成为中国“大后方”,1941年夏天,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的师生组织了“川康科学考察团”,由曾昭抡带领十名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这次带有探险性质的考察。基本目标是认识西部,为开发西部,给抗日提供坚实可靠的大后方做出贡献。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鲁车旧道

警报中辞别昆明

天生桥

头村打尖

向富民前进

富民速写

北营途中

硝硐一瞥

者北

陡上鸡街坡

小店场

冷饭桥

初入夷人区域

日落过硝井

黑夜摸到柿花树

柿花树一宿

直趋禄劝县

禄劝印象

虔诚的基督徒

到拖梯去

钻字崖

杉松营

红石崖

新山寺

山歌应答

团街逢街子

龙海堂

马楚大梁子

二顺河

坎磴

鲁家坟

石板河

招钩

攀枝得

初试倮夷生活

板桥

白云山

汤郎

陡下金江坡

……

第二章 会理及其附近

第三章 西会道上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小学位在村子西头栅门外一座小山坡上,全名为“会理县立张官)中小学”。校址原来是刘氏家庙。和云南地方一样,这一带大户人家的家庙除祖宗牌位以外,大都兼供观音、财神等菩萨。而且祖宗牌位,反而退居次要位地,正殿上最显著的部分,倒给菩萨占满了。此庙虽已改小学,正殿上所供菩萨偶像,却并未撤去。

  小学校长,当然也姓刘。此刻他不在校内。到后由一位管事的刘某招待。另外校中剩下唯一的一位人物,是一个老年的刘姓校工。这个老头子,耳朵已经完全聋了;但是刘聋子的诚实可靠,却和那管事人的油滑,成一对比。管事人告诉我们,说此校待遇太低,校长、教员都不能安心做事,纷纷欲谋他事。刘校长目下替本地要人刘大队长(一位在县府兼有差事的土豪),押马到云南去,所以小学生便放了假,不能读书。这匹马价值一万二千元,带去赠给滇境魏营长,意思想要换来两百发中央子弹(土豪有了子弹,当然更可横行霸道)。刘校长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到魏营长那里,谋个差事,藉以餬口。所以不惜校长之尊,屈身为押马人。至于小学生的前途,那就事实上管不了。这位管事人又说,刘大队长以外,全村最受尊敬的一个人,是七十多岁的一位前清老贡生。这位名叫刘琼甫,村人皆尊之为“老师”而不名。他又加一句说,刘琼甫就是他的叔叔。说到这里,脸上满露得意的样子。

  我们来到张官冲,因为太晚,米和菜都买不到,感觉很窘,同时人也疲倦了,实在不愿意动。在这个当头,那位长衫阶级的管事人刘某,却自告奋勇,来替我们买米称油买菜。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滇康道上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滇康道上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滇康道上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在一个炎热的晴天。一早六点三十五分,我们就从柿花树启程。出[21]村路左绕山陡下,右临河谷而下。约两里半,走木桥过此河;前去改由路左溯河而下,右绕山行;起初大部陡上,半里余复改下趋(大部陡下)。一路前进,途中频遇背炭的背子向北去。问他们据称来自禄劝县城以北。禄劝的米和炭,均较昆明为贱;所以大批米和炭,每天不断南运。米多半是用马驮。炭因为比重太轻,马驮不方便,几乎全用人背。在昆明到禄劝一段路上,炭背子的众多,是一种最大的特色。原来昆明附近,也有树林。在当初砍柴烧炭,都是就近取材。后来人口渐多,一般老百姓又只知毁林而不知造林或保林,近处林山,逐渐变成牛山秃秃。如此情形,愈推愈远。抗战以来,昆明陡然繁荣;此种情势尤其变本加厉。到了现在,昆明、富民两县,已经很少木材可砍,昆明人所不可少的燃料(木炭),东边需来自马龙,北边需来自禄劝山上。就中尤以后述一处,为供给木炭的主要来源。这些禄劝县的炭背,从山上一人背百来斤的木炭,需要六天方能背到。因为昆明一带,米价太贵,禄劝要便宜得多,他们沿途所吃的米,都是自己背去。到了昆明,将炭卖掉,稍为剩下很少的一点钱,在城里连一顿饭也不敢吃,就忙着走回普吉。自普吉兼程两三天赴回家里,歇一夜又再背炭。如此循环,这些年富力强,肌肉发达的青年,从少年背到中年,从中年背到老年,将一生可贵的光阴完全消磨在这种业务上面。一直到壮年消逝,老得再也背不动,方才在家里闲下来,准备就木。昆明市上的木炭,卖到四十八元一担(一百斤)。我们住在城里的人,都以为太贵。知道这种情形以后,觉得并不算贵;同时我们用炭,不免有点罪过。


  卫牧师的中国话,说得很好。说起禄劝话来,带有很重的土音,比我们要好得多。攀谈的时候,他宁愿说中文,我却情愿说英文。这样半中半西,我们恳谈了好一会。我真佩服,一个外国人,居然能够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一住三年,要我们连三天都不愿意待。宗教家确是伟大。他告诉我们说,过去这一带地方,不甚清吉。学生、商人等来往,常常托教会兑钱,这完全是一种服务性质。如果我们怕危险,也可将身上的现款交给他,他可以替我们在另一处兑,这种兑款的票子,就是万一被劫去,也可挂失,免致损失,要比身带现款安全得多。


  住在县立中学,借他们的厨房烧饭。除开烧饭的一位老头儿以外,中学里面伺候我们的工役,还有三位年龄不等的小孩。临走以前,我们赏给他们十块钱,一起交给老头儿。不料那老头将钱完全吞没,一点也不分给小孩们。小孩知道了,跑来向我们哭诉。不得已向老头手里,拿回五元,交给小孩。年纪较大的一位小孩将钱接去,他们自己里面,又分不匀,大的欺负小的,弄得又是一阵号啕大哭。想不到一点小事,会引起这许多社会问题。


  当初不知这种情形,马又过于难找,所以我们自会理到西昌,终于是雇人将行李挑去。那时候正值西祥路兴工未竣,人工很稀少,代价亦高。幸亏得到常隆庆先生帮忙,才雇到四位挑夫。这里挑东西的代价,习惯上不是按挑夫人数计算,而是按所挑东西的重量计算,多挑点的多得钱,我们十一个人的行李,共重三百二十三斤(旧秤)。单价是挑到西昌,每百斤一百四十元。这点行李,分给四个人挑,据他们说,所付代价,仅够沿途开销。因为按规矩路上吃饭、吹烟,都是吃他们自己的。这班挑夫们,大都有家有室,有妻有子。可是因为染上烟瘾,无论何时,所得仅足餬口。家中妻儿,只好弃之不顾,听[121]其自生自灭。好在他们家里,大概还有几亩薄田。家中人务农为生,尚可勉强维持生活,不致饿死。对于这班苦力,‘吹烟’成为生活唯一的目标,唯一的快乐。钱多,多抽一点;钱少,少抽一点,反正弄得每天身上莫名一文了事。他们从来不曾有积蓄。每次走到旅程终点,在店子里住下,闲过一两天,便欠上一屁股的债。下次生意讲好了,首先要请客人垫钱,帮他们还清店主人的债,方能动身。以后沿途便向客人预支工价,按日消耗。对于他们,最仁慈地雇主,则一路加紧刻扣,不轻予预支的人。这样在可能范围内,每天只给最低限度的钱,让他们少吃一点‘黑饭’。到了目的地,方才将剩下应得工价,一齐付清,让他们多少留下几文钱,至少不至立刻流为乞丐,乃是一件造福不浅的事。挑夫们终年身上穿的,不过是一套蓝布褂裤,不换亦不洗,破了自己补,据说一套可以支持半年。


  益门镇(一称‘益果乡)并不大。短短的正街一条,用石灰三合土铺成,中间嵌上一条直铺的单条石板。由南到北,不足三百米。[132]镇上建筑,纯然是汉式。但是据说往东去不远,约十余里即到夷区。阴历每逢三六九,是此处街期。赶街的时候,来做买卖的夷人不少。我们到此,碰上一个闲天。可是因为修公路的关系,街上还是相当热闹。茶楼饭馆,忙碌异常。铺子里,摊子上,居然摆着有力士香皂一类的外来摩登物品。一家茶馆里,好几位上海工人,跷起脚在那里喝茶休息。走过的时候,听见他们用上海话聊天。其中有一位,忽然说道,他居然会这样深入内地,真是当初所梦想不到,如何会跑到这里来,连他自己都莫名其妙。西祥公路的修筑,的确使宁属地方,起了意外变化。以前的荒僻乡村,现在变成了热闹镇市。以前匪患充斥的道路,现在变成了可以安然通行的交通要线。整理交通,对于开发边地,真太重要了。修筑公路的另一种附带结果,是物价陡然高涨。原来西会道上,因为夷患闹得凶,沿线人口不多,现在突然来了这一大批工人,粮食等等,一切都感不够。既然供不应求,按照经济学的原理,物价当然要陡涨起来。在我们路过的时候,鸡蛋在此,已经卖到五角钱一个。


  由白果湾沿西会大道北去,下一站为摩挲营。这两处地方,成为一种有趣的对较。白果湾地势较高,由此前去摩挲营,一路大体陡行下坡,据公路上人说,白果湾海拔高度,约计一千七百米。摩挲营较此,低去七百米,因为这种关系,白果湾起亚较低,天气较冷。摩挲营则气压及温度,都要高些。白果湾以产白蜡虫出名而不产白蜡,在另一方面,摩挲营则不产蜡虫而产白蜡。这是一件异常有趣的事,大约白蜡虫育种,宜于在温度较冷,气压较低的地方。而其产蜡,则宜在[136]气压高而天气暖的区域。如凉山所产蜡虫,卖到峨眉去,养于白蜡树上以产蜡,亦同此理。此即谓蜡树的培植,需要低湿温暖的地带,与蜡虫育种所需要环境,完全不同。正和白蜡是摩挲营一带的特产一般,蜡虫乃是白果湾的特产。每年阴历三月,此处办有‘虫会’。届时大批良好的白蜡虫种,在此出售,卖到摩挲营以及峨嵋【原文如此,上下不同】等处,去培植产蜡。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全书约15万字。抗日战争以来,西南、西北成为中国“大后方”,1941年夏天,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的师生组织了“川康科学考察团”,由曾昭抡带领十名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这次带有探险性质的考察。基本目标是认识西部,为开发西部,给抗日提供坚实可靠的大后方做出贡献。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收费(202+)
  • 傻瓜式服务(517+)
  • 在线转格式(586+)
  • 三星好评(594+)
  • 速度慢(238+)
  • 下载速度快(410+)
  • 可以购买(164+)
  • 强烈推荐(585+)
  • 无漏页(140+)
  • 藏书馆(312+)
  • 章节完整(495+)

下载评价

  • 网友 融***华: ( 2025-01-13 17:19:04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丁***菱: ( 2025-01-11 23:08:11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宓***莉: ( 2025-01-09 19:02:3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冉***兮: ( 2024-12-27 00:16:37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权***波: ( 2025-01-05 01:52:40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习***蓉: ( 2024-12-25 15:33:32 )

    品相完美

  • 网友 谭***然: ( 2024-12-25 13:07:35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索***宸: ( 2025-01-13 02:01:06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师***怀: ( 2024-12-28 14:13:42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印***文: ( 2024-12-30 03:13:20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师***怡: ( 2025-01-06 10:24:22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居***南: ( 2025-01-05 16:00:4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常***翠: ( 2025-01-02 09:11:46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訾***雰: ( 2025-01-09 04:35:30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辛***玮: ( 2025-01-12 13:51:37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蓬***之: ( 2025-01-04 11:59:26 )

    好棒good


随机推荐